章节目录 第1358章 年 宋濂归附 风云际会婺州城(1 / 1)

作品:《喂!当乞丐去啊?

元至正年间,天下大乱,好似那风云翻涌的怒海,各路豪杰并起,皆欲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天地,推翻元朝那已然腐朽不堪的统治。烽火燃遍了中原大地,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可在这乱世的硝烟之中,亦有着诸多贤才等待着明主的出现,盼望着能凭借自己的才学,辅弼英主,成就一番匡扶天下的大业。

婺州,这座地处江南的繁华城池,向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可如今也被卷入了这乱世的旋涡之中。据《明史·宋濂传》记载:“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及太祖取婺州,召见濂。时已改宁越府,命知府王显宗开郡学,因以濂及叶仪为《五经》师。”

我叫沈逸,本是婺州城中一个落第的书生,自幼便痴迷于经史子集,一心想着通过科举踏入仕途,好为这天下苍生谋福祉。奈何这元朝末年,科举舞弊丛生,官场黑暗,我虽有满腹经纶,却屡屡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之下,便在婺州城中寻了个书馆的差事,平日里教教孩童读书识字,倒也勉强糊口。

婺州城在这乱世之中,起初还算安稳,城墙高大坚固,守军也还能抵挡一阵城外的流寇。可随着天下局势越发动荡,城中的百姓们也都人心惶惶,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哪方势力又打了过来,这元朝的天下还能撑多久之类的话语。

我听闻朱元璋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下不少城池,如今正朝着婺州城而来。城中的官员们一面加紧城防,一面又暗中商议着若城破之后该如何自保。而我,对这即将到来的变故,心中既有担忧,又隐隐有着几分期待,毕竟这元朝的统治已让百姓受尽苦难,若真有能安定天下之人出现,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那一日,终于传来了朱元璋的军队兵临城下的消息。我登上城墙,远远望去,只见城外烟尘滚滚,朱元璋的大军军容整齐,士气高昂,那一面面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预示着一场新的风云变幻即将在此刻开启。攻城之战打响,喊杀声震天,朱元璋的士兵们架起云梯,奋勇地朝着城墙上攀爬,城上的守军则拼命抵抗,石块、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可终究难以抵挡对方那如潮水般的攻势。

不多时,城门被攻破,朱元璋的军队涌入城中,但让我意外的是,他们并未像其他流寇那般烧杀抢掠,而是迅速维持起了城中的秩序,张贴告示告知百姓无需惊慌,他们只为推翻元朝,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我站在街边,看着这一幕,心中对这支军队不禁有了几分好感。

没过几日,便传来了朱元璋召见城中贤才的消息。我那书馆的东家,平日里与城中的文人墨客多有往来,知晓我有些才学,便劝我也去试试,说不定能谋得个一官半职,也好施展自己的抱负。我心中一动,想着自己苦读多年,不正是盼着有这么个机会吗,于是便整理了衣冠,朝着召见之地而去。

到了那处,只见已有不少人等候在此,众人皆是一脸忐忑,又带着几分期待。我在人群中寻了个位置站定,悄悄打量着周围的人,听闻其中不乏婺州城中有名的饱学之士。正打量间,忽听得有人低声说道:“听闻那宋濂宋先生也被召见了,宋先生学问高深,德高望重,若是能得他指点一二,那可真是三生有幸啊。”周围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言语间满是对宋濂的敬重。

我心中对宋濂之名也早有耳闻,知道他博古通今,文章更是一绝,心中也盼望着能有幸见上他一面。就在众人交头接耳之时,只听得一声高呼:“宋先生到!”众人皆止住话语,齐齐朝着门口望去。

只见一位身着青衫的长者缓缓步入,他面容和蔼,目光中透着睿智,虽身处这略显嘈杂的场合,却自有一股从容淡定的气度。宋濂朝着众人微微拱手,算是打过招呼,便寻了个位置站定,众人见状,又纷纷围上前去,或请教学问,或谈论当下局势,宋濂皆是一一耐心作答,那温和谦逊的模样,让我越发心生敬佩。

不多时,朱元璋的侍从前来传唤众人入内相见。我们依次进入大堂,只见堂上坐着一位气宇轩昂的将领,想必便是那朱元璋了。他目光炯炯,透着威严,却又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压迫,待众人行礼之后,朱元璋笑着开口道:“诸位皆是婺州的贤才,如今这天下大乱,我朱元璋起兵,只为推翻元朝暴政,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我深知欲成大事,需得贤才相助,今日请诸位前来,便是想听听诸位的高见,也好共商这治国安邦之策。”

众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后便有人壮着胆子上前,将自己心中所想一一说出,或言如何整顿吏治,或说怎样发展农桑,朱元璋皆是认真倾听,不时点头称是,还会提出一些疑问,与众人深入探讨。

轮到宋濂时,他先是朝着朱元璋行了一礼,然后缓缓开口道:“明公欲成大业,当以仁义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今这天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首要之事便是安抚民心,兴办学堂,让百姓的子弟能有书可读,如此方能培养出更多的贤才,为明公所用。再者,需重视农桑,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农桑兴旺,百姓富足,天下自然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