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公元前2069年 夏朝初兴展蓬勃气象(1 / 1)
作品:《喂!当乞丐去啊?》在公元前2069年,夏朝初兴,大地上已然展露出蓬勃的气象。自启承继大禹之位建立夏朝后,各方部落逐渐在这统一的政权之下汇聚融合,秩序开始慢慢稳固,文明的火种也越燃越旺,整个华夏大地正孕育着新的生机与变化。
《左传·哀公七年》中记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虽历经岁月更迭,到了这公元前2069年时,众多部落已在夏朝的统领下,往来更为密切,协同发展,共同推动着这片土地朝着更为繁荣的方向迈进。并且,《史记·夏本纪》提到:“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正,女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女。’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由此可见,夏朝建立之初,虽有像有扈氏这样不服统治的部落存在,但启凭借着武力与威严,平定了叛乱,让天下诸侯纷纷来朝,进一步巩固了夏朝的统治地位,也使得整个王朝开始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态势。
阿瑶是一个年轻的巫女,生活在夏朝都城附近的一个部落里。她生得眉清目秀,性格温婉中带着一丝倔强,自幼便对祭祀、占卜之事有着极高的天赋与浓厚的兴趣,跟着部落里年长的巫师长学习了不少相关的本领。在那个时代,巫女的地位颇为重要,人们相信她们能够与神灵沟通,预知吉凶,所以阿瑶备受部落众人的敬重。
春日的阳光洒在部落的祭坛上,阿瑶早早地起身,开始为今日的祭祀做准备。她先是仔细地挑选了几束新鲜的香草,将它们整齐地摆放在祭台上,又拿出了精心打磨的玉琮等礼器,擦拭得干干净净。这些玉琮,在当时可是极为珍贵的祭祀用品,承载着人们对神灵的崇敬与祈愿。
“阿瑶,今日这祭祀可得好好祈求神灵保佑咱们部落今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啊。”部落里的一位老者看着阿瑶忙碌的身影说道。
阿瑶微微点头,神情庄重,“您放心吧,我定会诚心祈求神灵庇佑的。”
祭祀开始后,阿瑶身着华丽的祭祀服饰,头戴羽冠,在祭台前翩翩起舞,口中念念有词,那优美的舞姿和神秘的咒语仿佛真的能将人们的心愿传递给天上的神灵。周围的族人都虔诚地跪在地上,默默祈祷着。
随着夏朝的初兴,都城那边时常会传来消息,要求各个部落选派有能力的人去学习新的祭祀礼仪和占卜方法,以便更好地与神灵沟通,顺应天意,助力夏朝的发展。阿瑶凭借着出色的能力,被部落选中,要前往都城去参与这场学习交流。
得知这个消息后,阿瑶心里既激动又忐忑。激动的是能去那繁华的都城,见识更多的世面,忐忑的是怕自己学艺不精,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辜负了部落众人的期望。
阿瑶踏上了前往都城的路途,一路上,她看到了许多不同部落的人,有的赶着牛羊,有的背着货物,都朝着都城的方向前行,显然都是去参与各种事务交流的。经过数日的跋涉,阿瑶终于来到了夏朝的都城。
眼前的都城比她想象中还要壮观,高大的城墙由坚固的石块堆砌而成,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士兵站岗巡逻,城门宽敞,进出的行人、车马川流不息。走进城里,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有售卖精美的陶器的,有展示华丽的织物的,还有各种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食物摊位,热闹非凡。
阿瑶按照指引来到了学习祭祀礼仪的场所,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来自各个部落的巫女和祭祀人员。大家先是互相打量,眼神中既有好奇,也有一丝暗暗较劲的意味。
负责教导他们的是都城有名的大祭司,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深得夏朝王室的信任。大祭司先是给众人讲解了新的祭祀仪式的流程和其中蕴含的深意,每一个步骤都极为讲究,从祭品的选择、摆放的位置,到祭祀时的言辞、动作,都有着严格的规范。
阿瑶听得格外认真,她用心地记录着每一个要点,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大胆地举手向大祭司请教。然而,她的积极好学却引来了一些人的嫉妒。
在一次课间休息时,一个来自其他部落的巫女阴阳怪气地对阿瑶说:“哟,你这么积极,是想抢了我们所有人的风头吗?可别到时候学了个半吊子,回去丢人现眼呀。”
阿瑶听了,心里有些委屈,但她并没有生气,而是平静地回应道:“我只是想学好这些礼仪,回去能更好地为部落祈福,并没有别的意思,大家都是为了夏朝的繁荣,又何必如此计较呢。”
那巫女哼了一声,不屑地走开了。阿瑶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旧专注于学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众人开始进行实际的演练。在一次模拟祭祀的过程中,阿瑶因为太过紧张,在一个关键的步骤上出了差错,顿时引来了一些人的嘲笑和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