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8章 文化发展(2 / 2)
作品:《入秦记》林羽和苏瑶深知,要改变百姓的观念,必须亲自深入民间。他们带着随从,走街串巷,向百姓们宣传教育的好处。
“乡亲们,读书能让孩子们明理,能让他们有更好的未来。”林羽大声说道。他的声音在街头巷尾回荡,试图唤醒百姓们对知识的渴望。
苏瑶则耐心地解释:“孩子们读书识字,将来可以考取功名,为国家效力,也能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而且,读书能让孩子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有道德、有担当的人。”
他们不仅用言语劝说,还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读书的好处。林羽和苏瑶在街头摆起了摊位,为百姓们免费解答问题、代写书信。他们的才华和学识让百姓们惊叹不已,渐渐地,百姓们的观念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到学校。
与此同时,教师的招募工作也在紧张进行着。苏瑶不辞辛劳,奔波于京城的各个角落,与众多学者文人交流沟通。
“先生,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恳请您出山,为培养下一代贡献力量。”苏瑶诚恳地说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真诚。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深受感动:“苏姑娘如此执着,老夫愿尽绵薄之力。”
在他们的努力下,一批优秀的学者和教师纷纷加入到学校的队伍中。这些教师有的擅长诗词歌赋,有的精通经史子集,有的则在书法绘画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京城的学校步入正轨后,林羽和苏瑶又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地区。他们带着经验和方案,奔赴各地,指导当地的学校建设。
在江南的一座小城,林羽和苏瑶遇到了重重阻力。当地的官员对学校建设并不积极,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举。
林羽据理力争:“大人,教育乃百年大计,岂能因一时之困而忽视?如今国家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来推动各项事业的进步。如果我们现在不重视教育,将来必然后悔莫及。”
苏瑶也劝说道:“大人,学校建成后,培养出的人才将为地方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助力。他们可以为官从政,为百姓谋福祉;可以从事商业,促进经济繁荣;还可以从事文化艺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