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章 第十一个广场上有羌族、布朗族、撒拉族(1 / 1)

作品:《戎马生涯致富路

羌族有三十一万多人口,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民族。在二千二百多年前,一部分古羌人在春秋、战国时期,从甘肃、青海地区迁徙到岷江上游一带,与汉、藏等多个民族有过交流和融合,羌族没有自己的文字,长期使用汉文。他们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 羌族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为辅,也有狩猎习俗。他们没有脱离过朝代管辖,但是他们有土司、改土归流等制度。

羌族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还有一部分在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碉楼”是建在进寨的要塞上,气势高大而宏伟,通常修建十至三十米左右的高度,主要是用于防御作战,平时用来贮存粮食和一些杂物。“碉楼”有修建四角、六角、八角等不同形式,角数越多高度越高。主要是用石片砌成,修建时用黄泥巴沟缝。羌族碉楼的楼层之间通过巷道相互连接,构成了立体的防御体系。

羌族“石砌房”是平面呈方形,上窄下宽,顶平的设计不仅有利于结构稳定,而且平顶可以作为晒场和休息之所。羌族“石砌房”与藏式“平顶碉房”的建筑艺术不断融合,逐渐发展为“庄房式”建筑风格。庄房的底层通常用作牲畜厩舍和堆放杂物的辅助空间,顶层是晒台和粮仓,还用于晾干、脱粒青稞等场所。中层则包括锅庄、卧室等居住用房,其中锅庄类似于汉族的堂屋。火塘上方有天窗,主要用于采光、排烟与通风。羌族每家每。户有碉楼,碉楼与庄房连结一体。这种以石、土为建造材料的集群式建筑,是羌族的一大特点。户与户之间以“挖眼搭木”、“靠墙立柱”等建筑形式共用墙壁,节省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

羌族“索桥”的搭建,是在河的两岸,用石头砌成坚固的洞门,洞门内用巨石或木柱作为固定的桥基。然后,将几根或十多根粗大的竹篾绳拴在石础或木柱上,形成并列的跨河索排。再在这些索排上铺设木板作为桥面,两旁是以竹索为栏杆,结构简单而便利。

羌族的主要节日是“羌历新年”,在羌语中也称“日美吉”,意思是“吉祥欢乐的日子”。这个节日在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一般会持续三到五天,有的村寨可能会持续到十月初十。节日期间,羌族人用面粉做成各种形状动物图像的祭品,用来祭祀祖先和天神。然后集在一起跳锅庄舞,吃美食唱酒歌等活动,连续五至十天。

羌族的“祭山会”也称为敬山节或祭天会。是以各寨为主的节日活动。这个节日是农历三月至六月之间举行,选择过节时间也各不相同,每年举行的次数也没有规定。“祭山会”也称“”塔子会”或“碉碉会”。是祭祀天神、山神、羊神,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地方太平、森林茂盛等活动仪式。节日开始前,各村各寨会准备好祭祀所用的太阳馍、月亮馍、山形馍、咂酒、腊肉等食品,并选出全寨最强壮的牦牛进行精心打扮,以“坐夜”方式轮流守候,直至祭山日的到来。

祭山时是在一块专供祭祀的空地上举行,是以高达近三米左右的石塔为中心。参与者是手持端公、柏枝、青蒿的男子,他们走向烟雾缭绕的神塔,口念经书,来祈求天神和山神的保佑。仪式进行完毕后,会杀羊还愿,敬祭神灵。然后将宰杀的山羊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称为“散分子”。最后是大家席地而坐,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观看各种表演节目。晚上,人们围着篝火弹起口弦,跳起萨朗舞等。

羌族是以玉米、洋芋、小麦、青稞、荞麦、油麦和各种豆类为食,蔬菜品种多样。羌族的特色食品包括:铺盖面、洋芋糍粑、酸菜、腊肉、粗菜豆腐、核桃馍等。

布朗族的建筑特点是采用“干栏式建筑”,俗称“竹楼”。竹子不仅是建筑材料,还是制作家庭用具的主要用品。屋顶是用干草覆盖,也有用青瓦盖更正式和耐久性的屋顶。竹楼四周有栅栏,设有进出口,屋顶为歇山式,脊短坡陡,下披屋面,用干草或竹枝覆盖。楼室门口安置木梯,一侧设有阳台。除了上述特点以外,与其他民族“干栏式”住房用途大同小异。

“布朗族”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澜沧江西岸的保山一带,总人口为十二万左右,以农业和产茶为主。当时的布朗人因不服“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统治,逐步向南迁徙到镇康、凤庆、临沧一带的深山中。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包括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打洛、勐满、勐岗等乡镇。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普洱市的墨江等县。其他地区:包括保山、施甸、昌宁、镇康、澜沧等市县,以及南涧、景东、景谷、思茅、景洪、勐腊等市县的山区也有少量分布。他们主要使用布朗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分为布朗和阿瓦两大方言区,但没有本民族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