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65章 我家大王最重信用(2 / 2)
作品:《皇孙白手起家》周铭带使团来到金陵后,齐帝姜宁贤暂未见他,让人安排他住进了驿馆。
见齐国没有第一时间将他驱逐,周铭暗自猜测,姜宁贤有些动心了。
李昭派使者来和谈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金陵满城哗然。
很多人起初还以为是个谣言,后来发现竟是真的,心中顿感荒谬!
双方杀得血流成河,死了几十万士卒,早已结下深仇大恨;李昭竟有脸派人来和谈,说什么为了避免生灵涂炭,希望与齐国和平共处。
这种鬼话,傻子才信。
然而,在如何对待周铭这件事上,朝中并未达成共识。
朝议时,有人态度坚决,要求立刻将周铭斩首示众,以此展示朝廷和昭武军不死不休的决心。
有人却同意议和,认为朝廷刚刚大败一场,元气大伤,不宜再开战端;既然现在李昭愿意停战,没理由拒绝。
双方吵得不可开交,礼部尚书于一正和御史大夫萧烨,甚至不顾礼仪,当众打了起来,互扇对方耳光。
除了他们俩,又发生了多起肉搏;朝堂上,一片混乱。
直到宫中侍卫强行介入,这才停下了打斗;龙椅上的姜宁贤,气的脸色铁青。
周铭在金陵待了多日,每天在城里闲逛,或者出城游山玩水。虽经常有人对他怒目而视或言语辱骂,他也不做理睬。身旁有齐军士卒保护,并不担心遇到刺杀之事。
之所以不着急,因此行目的就是拖延时间,拖得越久越好。
对于齐国内部的争议,周铭毫不在意,随他们吵去。
不过他也从中发现一件事,齐帝姜宁贤在朝中已威望大减,对朝廷的控制力在逐渐衰落。
尤其是前几日,罢免了柳知捷大元帅之职,引起朝中不少大臣强烈反对。甚至皇子姜岩也上奏,直言此举大为不妥。
姜宁贤本想同意和李昭议和,但朝中迟迟无法达成一致,反对声众多。
正当周铭继续在金陵悠哉悠哉时,李昭给他送来一个东西,周铭会意。联系负责接待的齐国官员,要求面见姜宁贤,言有大事相告。
齐国官员没有耽搁,上报了此事,很快被批准。
在宫人带领下,周铭进入大殿。
抬头看向姜宁贤,相比于魏帝李昆,姜宁贤稍显年轻一些,眉宇间隐隐有一丝阴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