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0章 我的功德(1 / 1)

作品:《封神榜:蚊道人

我就把自己当做一只普通的鸟类,并没有隐瞒行迹,就让身子吸附在峭壁上,看着他们一家人都进入了石洞。我不想惊扰他们,就等他们完全进入石洞之后,才从洞顶“游”了进去。只见他们走到那个非常宽大的点将台前,由那个老头去台子上摆了一个香案,香案上放了一个空白牌位。老头又摆好祭拜用品,然后一家人恭恭敬敬地跪在点将台下。

这一家人全部都先向点将台方向磕了三个头,然后那个老头跪着说:“不肖子孙诸葛精英,携儿子诸葛图、孙子诸葛望叩拜列祖列宗!先祖忠武侯诸葛孔明,受汉昭烈帝所托,以振兴汉蜀天下为己任,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初诸葛孔明先祖躬耕于南阳,先就已预判天下之势为三分,于是在这隆中的西山里,寻得上古仙人遗迹,倾尽所学,设置成这逐鹿中原、三分天下的练兵演武场;并亲力亲为,设计、督造了这座历经数千年而不朽的八卦城。诸葛孔明先祖出世,挥遒天下, 预料将有多年战事纠缠,故将长子诸葛园远祖,于出生之初便送到此处。世间仅留下了次子诸葛乔远祖,三子诸葛瞻远祖。诸葛园远祖在这西山之上,秉承父亲愿望,不仅习得诸葛孔明先祖的毕生玄学,并且自行修习诸葛孔明先祖在这遗迹之中寻得的上古武技仙法,数千年如一日的传教后人,镇守于此。其间我诸葛一族历代祖先,于各朝各代皆训练勇猛武士、武阵出山,解天下百姓疾苦,救黎民百姓于倒悬,尽皆立下不世之功而不自居,每每功成而退。可惜诸葛园远祖在修行上古武技仙法时,未能完全得窥全貌,竟致使我诸葛一族,自诸葛园远祖之下,历代长子皆患有隐疾。数千年来,每代长子都不能活过一十二岁!不孝子孙诸葛精英次子诸葛图,现在年已不惑,膝下唯有一子诸葛望。诸葛望今年刚满十二岁,本来,看来他又逃不掉我诸葛一族长子夭折的命运了!但我孙诸葛望,应该就是应了远祖诸葛园留下的遗训:但得长子能活,必有仙人降世!这几天,诸葛精英细细查看了诸葛望的七经八脉,发现诸葛望体内精血旺盛,经脉畅通,不仅仅不复当初我兄长、我长儿以及诸葛望前段时间那种气血衰败、生机难存的情形,而且我看他任督二脉已通,当是诸葛精英所知,近几百年来,我诸葛一族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故诸葛精英特率领子诸葛图、孙诸葛望祭拜先祖,特告知先祖,我诸葛一族,振兴有望!并特供空白灵牌一位,以后日夜供奉,以报仙人拯救我诸葛一族之功德!”

我就像一团水一样,吸附在这座大厅的顶部,听到下面那个老头子诸葛精英的讲述,越听越是心惊。原来,我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竟然是拯救了一个传承数千年,以忠勇、智慧闻名于世的诸葛孔明的后裔,并且,看来也是拯救了他这样一个数千年传承家族的血脉。

看来,这座巨大的洞穴,是很远久以前就存在的了。应该是被诸葛亮所发现,也许经过他召集人力进行过改建,但是,肯定最初不是他修建的。想来也是,他不会有这么大的财力,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而且当时他所拥有的影响力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能力。并且看来这座古洞应该也难以是一般的人力所为。难怪下面那座八卦阵型的城寨,会看上去那么古老,却又能够保持得那样完整,现在用是由诸葛孔明设计并督促建造的这一点来看,就解释得通了!诸葛孔明在建筑上的造诣,应该是不输于木工祖师爷鲁班的。他曾经发明过木牛流马、孔明灯、诸葛连弩等等;那些都是木工技巧的登峰造极之作。那么,他想要督造一座流传后世的八卦大阵,应该也是力所能及的。

我心里还是有点小激动的。我知道被供奉的意义:我当初在青城山想要吸收积聚功德,就全靠那些善男信女供奉那座塑像,如果我能够被别人供奉,我相信,即使我不在那里,也自然会有功德加身。

我听到诸葛精英话里的意思:他的儿子诸葛图,应该是他的次子。他的长子,肯定也早就夭折了。而诸葛图目前来看,就只有诸葛望这一个子嗣。而诸葛图也已经是人到中年了。我想,如果可能的话,看能不能够找到他们的水源,对他们的水源进行改造,争取能够让诸葛图两夫妇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增强他们的生机。是啊,人家都供奉你了,你为什么不舍得多为他们做点事呢?何况人家还把你当成是“仙人”!“仙人”可是有大本事的!我就要看看,我能不能够做一个名副其实、真正有本领的仙人!

看着诸葛图、诸葛望他们都分别在祭台前,向列祖列宗、也向他们心目中的“仙人”,诉说着自己的身体情况,也在讲述着自己的诉求以及愿望,也在进行着祈福。然后还看到那个老奶奶,也在那里眉飞色舞地、着重向她心目中的“仙人”表达着虔诚的谢意。其实听到诸葛精英、诸葛图、诸葛望的讲述,确实可以让我知道一些他们的生活、生存状况,了解他们诸葛家族的一些轶事。但是说真的,其实我还更喜欢听那个老奶奶絮絮叨叨的、摆龙门阵似的说话方式。可能因为她是残疾人吧,平常基本不出门,然后这大山上又没有任何的其他人与她进行哪怕一点点的交流,所以她难得的这次在照顾孙子住院期间,能够遇到这么让她开心的事情,可能她也就真正的打心眼里的兴奋。她的这种兴奋,真的可以感染到我,让我觉得我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得再多都心甘情愿,都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