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88章有什么本事尽管使出来(1 / 2)

作品:《周浩

“那个姓周的太目中无人了!”

宏远酒店包厢里,杜义气急败坏的大骂,他面前的明东县教委主任孙军脸色阴沉。

郝平在一旁添油加醋:“我看那小子就没把教委放眼里,我姐夫怎么跟他说,他都不买账!”

杜义又说:“孙主任,好几年也等不来这么一个金主,二十几万啊,现金啊!说是明天早晨直接从银行提了钱就去学校发了,咱要不赶紧想办法,错过这次机会,下次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一直没说话的孙军现在已经铁青着脸。

突然孙军一拍桌子,怒斥一声:“京城来的就能猖狂了,也他妈奇了怪了,怎么就直奔明东中学了?”

郝平急忙说:“这小子是明东中学今年的高考状元带来的。”

孙军恍然大悟,“也就是说,这尊财神是明东中学毕业生请来的。”

“没错。”

孙军戏谑一笑,“那先跟那个毕业生见一面,许他点好处,让他去劝那个姓周的,要是还不行,我就亲自去他住的招待所,我还就不信了,在明东还真能让他绕过咱们把二十多万捐出去!一个半大孩子咱们还捋不顺?”

杜义说:“那小子看起来很硬,靠说我看够呛,咱们还得做一手准备。要是他明天真带着钱去了明东中学,咱们怎么办?”

孙军冷冷地说:“如果今晚还谈不拢,明天上午我亲自去一趟明东中学,说什么也得把这笔钱拦下来!”

……

周浩几人回了招待所。苏昭跟他爸爸约好下午在县城见面,要把给家里买的东西,和一些现金给他,所以回招待所之后,他直接带东西就出去了。

晚饭周浩让乔博宇定了一个比较干净的饭店。一行人从招待所出来,到饭店吃了个晚饭,苏昭没来,而是在县城找了家路边小饭馆,跟他爸爸一起吃了点。

时间仓促,苏昭也来不及回家看看,心里多少有点伤感。不过他把自己两个星期赚的钱以及买的东西都给了老爸,两千来块钱,还有一堆京城土特产。

苏昭爸爸问他有没有给自己留生活费,苏昭说:“我下周做家教还有收入呢,足够我花了,往后我每隔一个月给家里寄点钱。”

苏昭爸爸带着几分欣慰,又带着几分惭愧说:“你才刚上大学就能挣这么多钱,比我出息,你妈说,你干那个家教要是稳定的话。明年开春咱家就盖三间瓦房,就是不知道你这个家教能干多久?”

“三间瓦房要多少钱?”

苏昭爸爸想了想,“一万多块钱应该就能盖起来了,咱家现在就有三四千块钱。”

苏昭轻轻点点头,“现在离过年还有三个月,我尽量在年前赚到一万块钱。”

听到一万块,爸爸的眼皮子跳了跳,他原本不想跟儿子开口让儿子帮忙盖房,但老房子实在是太破了,靠他赚钱简直遥遥无期,眼下儿子能赚钱了,这才让一家人看到盖房的希望。

吃过饭,苏昭目送爸爸骑着二八自行车走了,最后看了看父亲渐行渐远的身影,转身,迈着大步朝着招待所走去。

苏昭回招待所时,周浩他们都正距离招待所一公里的饭店吃饭,当他来到招待所门前,一个熟悉的面孔忽然出现在眼前,拦住了苏昭的去路。

苏昭看着眼前的郝平,礼貌的叫了一声:“郝校长。”

郝平微微一笑,看着身材瘦小的苏昭,“苏昭同学,有没有时间,我有点事想跟你单独聊聊,咱们去附近的茶馆?”

苏昭说:“郝校长有什么事就在这里说吧。”

郝平笑了笑,“我是来代表学校感谢你的,出去上学没多久,就给咱们明东中学领回一个有钱人,而且一捐就是二十万,大手笔啊。”

苏昭说:“你这话该当面跟浩哥说。”

郝平呵呵一笑,“那个周浩说话太绝对,跟他不适合聊事,苏昭,你是咱们明东县出去的高材生,咱们县下面那些乡村中小学有多艰苦,你也知道,要说这个钱啊,还是要先紧着最需要它的人?你好好劝劝那个周浩,二十来万放在明东中学,也就捐助两百多学生,如果放教委,至少能帮两千个小学生,哪个意义更大,你肯定能分清?“

苏昭也不傻,知道郝平在打什么主意,但他性格阴柔,不善出言反驳,点了点头,“郝校长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这笔钱浩哥既然决定捐给明东中学,我也无权干涉啊。”

郝平一见苏昭认同自己观点,急忙趁热打铁,“苏昭同学,教委的孙主任可说了,谁要是能把这笔钱放到教委、造福乡村小学,谁就是咱们县的大功臣,奖励现金五千块!”

苏昭一听火冒三丈:“你们真无耻!这钱是捐给高三贫困生、资助他们考大学,连这种钱你们都惦记,简直畜生不如!”

说完,苏昭一把将郝平扒拉到一边,绕过他进了招待所。

郝平在原地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小子跟姓周的一样目中无人,难道这二十万教委难道还真拿不到手?

郝平心里窝火,却又没法发作,只能给姐夫杜义打电话,自己没搞定,还得让他亲自出门。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找周浩摊牌,教委想截留捐款,只能跟周浩打苦情牌和名誉牌,但拿乡村学校这张苦情牌,周浩完全没感觉,眼下也只能拿名誉牌做引诱了。

得让姐夫杜义过来,跟周浩私下里把话挑明,钱捐给教委,教委能帮他揽到更多的名誉。

周浩回到招待所,苏昭偷偷找他说了刚才遇到郝平,周浩听完却没什么情绪波动,一方面自己是见怪不怪,另一方面,吃相比他们难看的多了去了。

不过,让周浩没想到的是,晚上九点,杜义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