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阅读设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章节目录 第169章 活阎王彭玉麟(1 / 1)

作品:《古代奇事录

第169章 活阎王彭玉麟

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1817年1月30日)夜,安徽省安庆府的彭家,一声响亮的啼哭打破了夜的宁静,彭玉麟呱呱坠地,父亲彭鸣九为他取字雪琴 。彭鸣九在安徽合肥担任梁园巡检,为官二十余载,始终清正廉洁。为给家人安稳晚年,他托亲戚购置些许田产,本以为能就此过上平淡日子,却没想到命运的波澜正悄然向这个家庭袭来。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彭玉麟自幼聪慧坚毅,勤奋好学,对经史子集兴趣浓厚。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道光十一年(1831年),年仅十六岁的彭玉麟突遭父亲离世的噩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如晴天霹雳,让整个家庭陷入巨大悲痛。更令人心寒的是,族人竟趁机夺取他家田产,孤儿寡母无力抗争,只能被迫躲到郡城居住。为维持生计,彭玉麟不得不放下书本,去做协标的书识,靠着微薄收入奉养母亲。这段艰难岁月,不仅没磨灭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深刻体会到人间冷暖与世事无常,对权贵的横行霸道和社会不公产生强烈愤慨,在他心中种下了正义的种子。此后十年,彭玉麟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坚持学习,从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 。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命运的转机悄然降临。知府高人鉴偶然看到彭玉麟的文章,被其才华深深折服,惊叹于文章中独特见解和深厚功底,便将他招入官署读书,成为附生。彭玉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官署中如饥似渴地充实自己。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湖南爆发新宁李沅发起义,彭玉麟听闻后,毅然跟随协标参与搜剿抓捕盗贼行动。在战斗中,他冲锋在前,展现非凡勇气与智慧。评议功勋时,将领误以为他是军事官员,提拔补任他为临武营外委,但彭玉麟心中另有抱负,婉拒了这一任命 。

不久,彭玉麟来到耒阳担任当商理事,他凭借聪明才智和公正无私的态度,赢得当地百姓信任。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战火迅速蔓延,耒阳危在旦夕。彭玉麟心急如焚,毫不犹豫拿出所有钱财,帮助县令募集勇士、筹备防务。他日夜操劳,亲自组织训练、制定防御策略。在他努力下,耒阳城防御力量大增,敌人得知有防备后放弃进攻,耒阳城得以保全。事后,彭玉麟不愿评议功劳,只求归还所借出的钱,这一行为让他声名远扬 。

七月,彭玉麟辞归衡阳。八月,母亲王氏不幸去世,他悲痛欲绝,守孝在家,沉浸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之中 。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为收复金陵,制定战略计划,组建湘军水师是关键一环。他深知彭玉麟的才能,四次发布文书征召。彭玉麟虽还在为母亲守孝,但心怀天下,深知国家危难之际需有人挺身而出。经过痛苦挣扎,他最终决定戴孝从军,加入湘军水师,开启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 。

彭玉麟在湘军水师中逐渐崭露头角,凭借卓越军事才能和坚定信念屡立战功,成为重要将领。多年后,他担任钦差大臣巡查各地。一日,途经安徽安庆,刚进城便感受到压抑气氛,百姓神色匆匆、眼神恐惧无奈。找一位老者询问后得知,此地恶霸李秋升是直隶总督李鸿章侄子,仗着叔父权势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强占民田、抢夺民女,百姓稍有反抗就遭毒打迫害,当地官员畏惧李家权势,对其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百姓敢怒不敢言 。

彭玉麟听后怒发冲冠,当即决定展开调查、搜集罪证。但调查异常艰难,李秋升爪牙众多,四处通风报信干扰调查,许多百姓因害怕报复不敢出面作证 。彭玉麟乔装打扮深入民间,耐心劝说百姓不要害怕。在他努力下,终于有百姓鼓起勇气指控李秋升罪行。掌握足够证据后,他立即下令抓捕。李秋升被抓后在狱中嚣张跋扈,扬言自己是李鸿章侄子,彭玉麟不敢把他怎么样,还威胁狱卒。

审讯当日,李秋升一脸不屑叫嚷:“我是李中堂的侄儿,你敢把我怎么样?识相的就赶紧放了我,否则我叔父不会放过你!”彭玉麟怒目圆睁,拍案而起呵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我这里,不管你是谁的侄子,只要犯了法,就必须受到惩处!”李秋升冷笑着不以为然,彭玉麟一一列举其罪行,证据确凿,李秋升脸色苍白却仍嘴硬不肯认罪 。彭玉麟见他冥顽不灵,心中更加愤怒,下令重责。随着调查深入,越来越多受害百姓站出来控告,他的罪行愈发严重 。最终,彭玉麟根据法律判处李秋升死刑。这一判决在安庆城引起轩然大波,百姓拍手称快,称赞彭玉麟是真正的青天,也有人担心他会得罪李鸿章。

消息很快传到李鸿章耳中,他得知侄子被判处死刑,顿时暴跳如雷,立刻写信要求彭玉麟释放,并威胁后果自负 。彭玉麟收到信后没有丝毫犹豫,回信写道:“你的侄子作恶多端,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我身为钦差大臣,职责所在,必须为百姓主持公道。我已将他处决,不必感谢。”李鸿章气得浑身发抖,却深知彭玉麟为人,且李秋升罪行证据确凿,强行干预恐引起公愤,无奈只能咽下这口气 。彭玉麟斩杀李秋升的事迹迅速传遍朝野,人们对他刚正不阿和不畏权贵敬佩不已,“活阎王”的名号更加响亮,权贵子弟听到他的名字都胆战心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