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阅读设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章节目录 第36章 合纵御齐,乾齐息兵(1 / 1)

作品:《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

林羽静静地听着,时而微微颔首,时而双眉紧锁,脑海中不停地权衡着各种方案的利弊。他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盛乾的生死存亡,关乎着万千百姓的安危,丝毫容不得半点差错。

待众人的声音渐渐平息,林羽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来。他的目光如电,瞬间穿透朝堂的喧嚣,直直地看向贾诩,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沉稳地说道:“贾爱卿,如今局势万分危急,已到了千钧一发之际。在这关乎国运的关键时刻,外交一事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我朝能否化解此次危机的关键所在。”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朕命你即刻行动起来,从朝中精心挑选那些最为干练、聪慧且善于言辞的行人。务必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分别出使齐国、赵国、卫国、魏国、秦国、韩国、鲁国这七国。”

“你要告诫他们,在面见各国君主时,务必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地言明其中利害关系。让各国君主都能清楚地认识到,我盛乾如今虽然国力稍显薄弱,在军事力量上或许比不上齐国,但诸国与我朝实则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林羽的声音愈发激昂,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多年来,我朝在边境地区浴血奋战,不惜一切代价抵抗蛮夷各部的侵扰。我们之所以如此拼命,不仅仅是为了守护盛乾的疆土和百姓,更是为了守护整个中原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一旦我朝被齐国分化瓦解,待齐国势力壮大之后,他们的野心必将进一步膨胀,届时诸国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谁也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贾诩领命之后,神色凝重,深知此事责任重大,关乎国家安危。他不敢有丝毫懈怠,马不停蹄地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之中。

回到府邸,贾诩立即召集府中幕僚,将出使各国的任务详细告知众人。他思维缜密,条理清晰地安排着各项事宜,从挑选合适的行人,到准备出使所需的文书、礼品,再到制定详细的行程计划,事无巨细,都一一做出了妥善的部署。

挑选行人时,贾诩可谓煞费苦心。他在众多官员中反复筛选,不仅考量他们的学识、口才,更注重他们的应变能力和对各国国情的了解程度。他亲自与每一位候选者交谈,询问他们对此次外交任务的看法和应对策略,最终选定了一批精英之才。

文书的准备同样重要,贾诩亲自撰写国书,字里行间斟酌推敲,既要表明盛乾的立场和态度,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各国君主能够深刻认识到局势的严峻性。礼品的挑选也颇具讲究,皆是既能体现盛乾特色,又能表达友好与诚意之物。

几日后,一切准备就绪。行人队伍身着庄重的朝服,精神抖擞地在宫门外集结。贾诩亲自前来送行,他目光坚定地看着每一位行人,语重心长地叮嘱道:“诸位身负国家重任,此去务必不辱使命。向各国君主言明利害,为我盛乾争取生机。”行人纷纷抱拳行礼,齐声应道:“定当竭尽全力!”

随后,行人队伍分别踏上了前往齐国、赵国、卫国、魏国、秦国、韩国、鲁国的征程。他们或骑马,或乘车,一路风尘仆仆,向着各自的目的地疾驰而去。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对国家的忠诚和使命,期待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化解盛乾的危机,为国家带来和平与安宁 。

出使赵国的行人,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赵国都城。进入赵国王宫,他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冠,深吸一口气,稳步迈向朝堂。

赵国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赵王高坐在华丽的王座之上,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周身散发着一股上位者的威严气息。他的身旁,赵国的大臣们整齐站立,或神色凝重,或面露疑惑,纷纷打量着这位远道而来的使者。

行人快步上前,在大殿中央站定,恭恭敬敬地向赵王行了一个大礼,动作沉稳而标准,尽显礼仪之邦的风范。随后,他挺直腰杆,声音洪亮而清晰,一字一句地朗声道:“大王,今时不同往日,齐国在边境地区频繁调动兵力,异动不断,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意图进犯我盛乾。这些年,我盛乾在边境与蛮夷浴血奋战,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守护中原大地的安宁,让百姓免受战火涂炭。”

行人微微一顿,目光恳切地望向赵王,继续说道:“倘若齐国此番阴谋得逞,成功灭掉我盛乾,那么赵国便直接暴露在齐国的强大兵锋之下。齐国向来野心勃勃,怎会就此满足?赵国与我盛乾山水相连,两国相邻,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呐!一旦我朝覆灭,赵国便是齐国的下一个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还望大王明察秋毫,三思而后行。”

赵王听后,脸色微微一变,原本冷峻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忧虑。他微微眯起眼睛,目光变得深邃而凝重,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沉思。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听得见轻微的呼吸声。大臣们也都面面相觑,小声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