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阅读设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章节目录 第14章 洪熙宫闱:贤才惊世引新章(1 / 1)

作品:《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

第14章洪熙宫闱:贤才惊世引新章

洪熙年间的一个春日,紫禁城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御花园中,繁花似锦,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微风拂过,花瓣轻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亭台楼阁在绿树掩映下,更显古朴典雅。朱棣身着一袭蓝袍,头戴皇冠,神色平和又透着威严,负手站在亭中。徐妙云身着宫装,仪态万千,微笑着站在朱棣身旁。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接到召见,匆匆赶来,走进亭中向父母行礼。

朱棣看着三个儿子,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抬手示意他们起身:“今日把你们叫来,是有一番特别的经历要与你们分享。”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场。

朱高炽微微躬身,恭敬道:“孩儿们洗耳恭听。” 他穿着一身深蓝色长袍,头戴黑色方巾,神色沉稳,眼神中透着好奇与专注。

朱高煦挠了挠头,咧嘴笑道:“爹,娘,到底啥事儿啊,这么神秘?” 他身着一身火红劲装,腰间束着黑色腰带,整个人显得活力四溢又带着几分不羁。

朱高燧双手抱胸,挑眉道:“是啊,爹娘,快别卖关子啦。” 他穿着一袭紫色长袍,身姿挺拔,眼神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

朱棣微微仰头,目光穿过亭顶,仿佛看向了另一个时空:“在另一个永乐二十二年,我们到的时候,我、瞻基还有于谦等人被困在山洞之中。当时北征遭遇诸多变故,那情形,真是凶险万分,我这把老骨头差点就交代在那儿了。” 说到此处,朱棣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后怕。

徐妙云轻轻叹了口气,接过话茬:“而就在那艰难时刻,竟有人妄图趁机谋反,故意延误战机。” 她的目光在朱高煦和朱高燧身上轻轻扫过,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

朱高煦一听,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愕与焦急,“噌” 地一下跳起来,双手挥舞着辩解道:“爹娘,这绝对不可能!孩儿对您二位和大哥那可是忠心耿耿,绝无造反之心啊!” 他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微现,一副着急上火的模样。

朱高燧也急忙上前一步,连连摆手,急切说道:“爹娘,您可千万别误会。我们怎么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呢,我们对您的孝心天地可鉴呐!” 他的眼神中满是诚恳,双手不停地比划着,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

朱高炽赶忙走到两个弟弟身边,一手拉着一个,微笑着对朱棣和徐妙云说道:“爹,娘,我就知道二弟和三弟不会这样做的。我们兄弟姐妹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怎么会自相残杀呢。”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笃定,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

朱棣和徐妙云相视一笑,朱棣走上前,拍了拍三个儿子的肩膀,爽朗地笑道:“你们莫要紧张,如今时移世易,很多事都已改变。看到你们如此团结,我们打心底里感到欣慰。”

徐妙云也微笑着点头,眼神中满是慈爱:“是啊,只要你们兄弟齐心,我和你们爹也就放心了。”

朱高炽微微点头,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说道:“对了,爹娘,从您二位口中听到一个名字 —— 于谦。说来也巧,此次科举,于谦成绩十分突出,在众多考生中名列前茅呢。”

朱棣和徐妙云一听,顿时两眼放光。朱棣兴奋地双手一拍,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大声说道:“果然如此!历史上国士无双的于谦终于在我们这一朝崭露头角了!” 他的脸上洋溢着惊喜与期待,仿佛看到了大明未来的希望。

徐妙云也难掩喜悦之色,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赞许:“找个机会,我们定要一同去见于谦。我倒要看看,这位让历史都为之赞叹的贤才究竟是何等风采。”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面面相觑,脸上都浮现出一抹浓浓的惊讶之色。朱高煦下意识地伸手挠了挠自己的脑袋,那表情仿佛一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般,随后他便眨巴着那双充满疑惑的大眼睛,将目光投向了面前的父母,嘴里嘟囔着说道:“爹、娘,难道这竟是您们第一次见到于谦吗?可为何您们会对他这般看重呢?我实在是想不通呀!这于谦究竟有着怎样过人的才华或者本事,才能让您们二老如此另眼相待呢?”说着,他还歪起了自己的脑袋,那模样看上去既天真又可爱,就像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童般。

而站在一旁的朱高燧此时也忙不迭地点着头,表示赞同兄长的话语,跟着附和起来:“就是啊,爹娘,我们兄弟俩可是绞尽脑汁也琢磨不透其中的缘由呐!”说完,他同样用一双迷茫的眼睛紧紧盯着父母,似乎急切地想要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朱棣微微一笑,目光中透着对往昔岁月的追思,还有对未来的憧憬,缓缓开口:“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这于谦,绝非寻常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