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阅读设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章节目录 第23章 大明荣耀:远洋归航与海外新章(1 / 1)

作品:《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

这一日,应天府的龙江港热闹非凡,阳光慷慨地倾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熠熠生辉。码头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百姓们翘首以盼,眼中满是好奇与兴奋,交头接耳之声此起彼伏。

朱棣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身姿挺拔地屹立在高台上。他那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期待,目光紧紧锁定远方的江面。徐妙云凤冠霞帔,端庄优雅地站在一旁,她神色从容,却也难掩眼中的急切,不时轻轻挥动手中的锦帕。太子朱高炽微微发福的身躯站得笔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时不时与身旁的太子妃张氏低声交谈几句。太子妃张氏则神色温婉,眼神中满是好奇与关切,双手交叠放在身前,静静地等待着。

忽然,了望手扯着嗓子大声呼喊:“船队!船队回来了!” 这一声呼喊,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现场的宁静,人群瞬间沸腾起来。欢呼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只见远处的江面上,浩浩荡荡的船队如同一群展翅翱翔的巨鸟,缓缓驶来。一艘艘高大的宝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船帆上绣着的大明旗帜随风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这趟征程的荣耀与辉煌。

郑和昂首挺胸地站在旗舰的船头,身姿矫健如松。他身着一身崭新的官服,历经风雨洗礼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此刻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自豪,仿佛在诉说着这一路的艰辛与成就。当船队靠近码头,郑和快步走下舷梯,来到朱棣面前,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臣郑和幸不辱命,已按您和皇后娘娘的要求,成功征服美洲,让那片土地归入我大明版图!”

朱棣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充满了喜悦与欣慰。他快步上前,双手紧紧扶起郑和,激动地说道:“爱卿辛苦了!朕就知道,你定能完成这千古壮举!” 说着,他用力地拍了拍郑和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赏。

徐妙云也微笑着走上前,眼神中透着慈爱与关怀,轻声说道:“郑和,你此番功绩,当载入史册,为后世传颂。” 她微微抬手,示意郑和起身。

郑和又向徐妙云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皇后娘娘赞誉,臣愧不敢当。这一切都是陛下和娘娘的英明决策,以及全体将士们奋勇拼搏的结果。”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谦逊与感激。

朱高炽满脸笑意地走上前来,亲切地拉着郑和的手说:“郑将军,一路上想必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快与本太子说说,这美洲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 他微微歪着头,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郑和恭敬地回答道:“太子殿下,美洲地域广阔无垠,物产极为丰富。当地原住民虽风俗各异,但在我大明先进的武力和文化面前,最终都选择了臣服。”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朱高炽更好地理解。

此时,船员们开始从船上搬运各种物资。一袋袋金黄的玉米、红彤彤的辣椒,还有形状各异的红薯被搬下船来。众人纷纷围上去,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从未见过的农作物。有的百姓伸手轻轻触摸玉米的颗粒,眼中满是惊奇;有的则凑到辣椒旁,小心翼翼地闻着味道,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朱棣指着这些作物,好奇地问道:“这些便是从美洲带回来的?” 他微微蹲下身子,拿起一个红薯,仔细端详着,眼中透着思索。

郑和连忙答道:“陛下,正是。这些农作物在美洲产量极高,适应性强,若在我大明推广种植,必将大大增加粮食产量,造福百姓。” 他微微躬身,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徐妙云走上前,拿起一个红薯,仔细端详着,轻轻抚摸着红薯的表皮,说道:“这东西看着倒是新奇,若真能如爱卿所说,那可是百姓之福啊。” 她抬起头,看向朱棣,眼中带着询问。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好!即刻安排人手,研究种植之法,务必让这些作物在我大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朱棣站起身来,神色坚定,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次远洋,收获颇丰。美洲既已纳入我大明版图,接下来便是治理之事。” 他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四位藩王身上。

这四位藩王皆是朱姓家族的佼佼者,此刻昂首挺胸,眼神中带着对未知挑战的兴奋与决心。朱棣看着他们,神情肃穆却又饱含期许:“朕命你们四人前往美洲,统治那片土地。此去责任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

其中一位藩王向前一步,单膝跪地,大声说道:“陛下放心,儿臣定不辱使命,将美洲治理得井井有条,不负陛下信任!” 他抬起头,目光中满是忠诚与坚毅。

朱棣微微颔首,接着说道:“到了美洲,你们要以正统华夏文化为根基,让当地百姓都学我汉语普通话,遵我大明礼仪。切不可让蛮夷之风坏了我华夏传承。”

另一位藩王恭敬地回应:“陛下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儿臣定会广建学府,让当地子弟皆能聆听我华夏文化之精妙,以汉语为交流之本,让华夏文明光照美洲大地。” 他一脸郑重,仿佛已经看到了美洲大地上处处书声琅琅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