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0章 火热年代的年轻人(1 / 1)
作品:《青春甜的要命》第 50章 火热年代的年轻人
一
志平接工人回到瓦厂,按照事先说好的,首先把车费报销了,然后志平从他们当中选了一个精明强干的许大姐做组长,以后有事就直接找她沟通好了。
志平看到那六个人都听许大姐的,尤其一个不识字的,干活却很卖力,她什么事都要用方言叽里呱啦的问徐大姐。志平给她考勤的时候问她姓名,她便啊啊的笑着抬不起头来,说了两个字,志平却不知如何写。
许大姐便说,我们都管她叫厚霞妈,你就写在厚霞妈好了,她有个女儿叫厚霞。
厚霞妈总是穿着一件黑色的破羽绒袄,一声不吭地干活。她非常卖力,做事情却毛毛糙糙,做瓦的手工活本来是用巧劲,它却像是在田地里收割麦子,狠狠的一下又一下。别人总嫌她笨,不愿跟她搭档,许大姐便只好帮她,手把手教她,让她慢慢熟悉起来。
志平因为有这一帮工人就放心多了,虽然几个本地人颇有怨言,但过了几天,志平就让大爷把他们全部辞掉,一心一意用外地人反而更容易管理。
大爷虽然也觉得本地人干活少,很计较,但那些人都是自己熟人介绍的,大爷现在是留着也不是退也不是的进退两难。
过了两天,大爷还是把她们全部辞退了。有个女工临走时不情愿说:“外地老侉都不是好东西,尤其那个姓许的,一张嘴不怂。”
志平听不下去,让大爷把她们工资算一下,全部领撵走。那个本地女工骂骂咧咧,临走时还把自己整理出来的一筐玻纤布全部倒进垃圾堆里,打乱也不让老侉用。
志平看的心里冒火想冲出去,但姐夫早就冷眼看了许久,他拦下志平。等大爷回去后,他告诉志平,张丰有可能撑不到年了,看看吧,这批原料结束后,他可能不会再拿钱了。
志平无可奈何的摇摇头,他早就觉得开瓦厂实在太难了。两个月前,刚开始做瓦时,志平脸上都飞溅了点点泥浆,干活回来,沾满泥浆的两条裤腿都可以脱下来站立了。他像是一个涂料工,忙起来更像是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
转眼又两个月过去了,他身心俱疲,有时碰到让人大动肝火的事,他连生气都不想生了,变得平和淡然。
然而瓦已经生产出来了,他必须出门跑市场。他从以前的老客户中选出化工厂,粮站作为大客户,他要早早的跟他们联系。志平算过自己的瓦成本,原材料,工人场地,各种费用算起来也不超过十元,而环湖原材料就大概接近十块钱了,更别说还有场地和管理费用呢。环湖的统一售价18块8,如果志平能卖到这个价格,那利润就超过80%了。志平又信心满满的收拾好瓦款说明书,客户资料。
志平乘着早班第一趟开往合肥的车,在那里有熟悉的化工厂和自己抱有更大的希望的粮食局。环湖的业务员不止一次的告诉他,跑粮食部门的业务,必须先跑粮食局。在粮食局里面多跑几趟,认识一些领导,然后再去市里,这样跑起来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那是个火热的充满自信的年代,这样的创业者可以在现实中碰到头破血流,但心中依然有团不灭的火焰,这是志平,也是吴镇,也是郑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