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阅读设置

上一章

返回目录

没有了

章节目录 第131章 慧主朝堂破顽士,仁君妙策定乾坤(1 / 1)

作品:《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第131章慧主朝堂破顽士,仁君妙策定乾坤

奉天殿内,气氛异常凝重,就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让人感到几乎要窒息。

朱标稳稳地端坐在龙椅之上,他那年轻而略显稚嫩的面庞上,此刻却被一层厚厚的阴云所笼罩。他的双眼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殿内的群臣,最后将目光落在了站在最前列的李善长身上。

李善长,这位前朝的旧臣,正站在那里,声色俱厉地陈述着改革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他的言辞激烈,仿佛要将整个朝堂都淹没在他的口水之中。

“陛下啊!自从推行新政以来,民间怨声载道,商贾们肆意横行,农田也都荒废无人耕种,这简直就是动摇国本的举动啊!”李善长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他的须发因为激动而根根竖起,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老臣恳请陛下,立刻悬崖勒马,拨乱反正,恢复祖宗的旧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大明江山永远稳固!”李善长的话语掷地有声,说完之后,他还深深地向朱标鞠了一躬,以表示自己的忠诚和恳切。

他的话音刚落,殿内立刻响起了一片附和之声。那些原本就对新政心存疑虑的大臣们,此时也纷纷站出来,对李善长的观点表示赞同。一时间,朝堂之上,反对新政的声音此起彼伏,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

“李大人所言极是啊!”只听得一声高呼,众人纷纷侧目看去,原来是一位身穿官袍的大臣站了起来,满脸义愤填膺之色,“这新政的苛捐杂税简直就是压在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啊!百姓们本就生活艰难,如今又要承受如此沉重的赋税,这日子可怎么过哟!”

他的话音未落,另一位大臣也紧接着附和道:“是啊,是啊!这新政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还使得市场物价飞涨,商贾之辈更是趁火打劫,哄抬物价,从中牟取暴利!他们唯利是图,全然不顾及市场的稳定和百姓的生活,简直就是国家的蛀虫!”

“恳请陛下明察秋毫啊!”又有一人高声喊道,“千万不要被那些奸佞小人所蒙蔽啊!这些人表面上对陛下阿谀奉承,背地里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若不加以严惩,我大明江山恐将不保啊!”

一时间,整个奉天殿内犹如炸开了锅一般,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对新政表示不满,情绪异常激动,甚至有人开始破口大骂起来,矛头直指朱标,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了似的。

朱标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这群士绅们群情激奋的样子,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心里很清楚,这些士绅阶层之所以如此强烈地反对改革,其实并不是真的关心百姓的疾苦,而是因为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这些士绅们大多都是世代为官,他们不仅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还通过科举制度垄断了社会上升的通道。改革一旦推行,他们的既得利益必然会受到影响,这是他们绝对无法容忍的。

而新政的推行,打破了他们的特权,让他们感到了威胁。

朱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那股汹涌的怒火全部吸入肺腑之中。他紧闭双眼,双手紧握,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以此来分散那如潮水般不断涌上心头的怒意。

他心里很清楚,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情绪左右自己的行动,否则那些顽固不化的家伙只会更加肆无忌惮,甚至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诸位大人,请稍安勿躁。”朱标终于缓缓地睁开了双眼,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像一道清泉,穿过了嘈杂的人群,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随着朱标的话语,原本喧闹的大殿渐渐安静了下来,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到了他的身上,有的充满期待,有的则是心怀叵测。

朱标扫视了一圈殿内的众人,然后继续说道:“诸位大人为朝廷效力多年,可谓是劳苦功高,朕对此都看在眼里。”他的语气十分缓和,甚至还流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尊重。

李善长等人听到朱标这样说,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他们以为朱标这是要向他们妥协了,于是脸上纷纷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朱标会继续顺着之前的话语说下去时,他的下一句话却如同寒冬里的一盆冰水,无情地浇在了他们的头上,让他们如坠冰窟。

“但是!”朱标的语气突然变得异常凌厉,仿佛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了众人的心头,“朕要告诉诸位大人,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朕的意愿,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改革,我们才能让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若不改革,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最终只会走向衰败的深渊!”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说完这句话后,朱标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用他那如炬的目光,缓缓地扫视着殿内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