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16章 年 开会通河疏通漕运(1 / 1)
作品:《喂!当乞丐去啊?》永乐十四年,大明的天下一片繁荣昌盛之景,然那漕运之事,却成了朝廷颇为挂心的一桩。彼时,南北物资交流多依赖漕运,可那河道或因年久失修,或因地势变迁,时有梗阻不畅之患,这便如人体血脉不通一般,让这大明的运转都跟着滞涩了几分。京城所需的诸多物资,常不能按时足量抵达,百姓的生计、朝廷的用度,皆受其影响,实乃亟待解决之难题。
《明史·河渠志》记载:“会通河者,元转漕故道也,元末已废不用。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漫安山湖而东,会通尽淤,至是济宁州同知潘叔正上言:‘旧会通河四百五十余里,淤者乃三之一,浚之便。’于是命尚书宋礼发山东及徐州、应天、镇江民三十万,浚会通河。”此段文字清晰地道出了会通河当时的状况以及朝廷采取的举措,这条曾经的漕运要道,元末废弃后又遭淤塞,在有识之士的建言下,朝廷决意征发大量民力去疏通它,欲让其重焕生机,再度担起沟通南北漕运的重任,也为围绕“1416年 开会通河疏通漕运”的故事搭建起了基于史实的框架,让那段满是艰辛与希望、关乎大明经济命脉的历史有了清晰可寻的脉络。
我本是山东兖州府的一个普通农夫,名叫陈大牛,生得身材魁梧,虎背熊腰,面庞被日头晒得黝黑,透着一股憨厚老实又坚毅的劲儿。家中几亩薄田,平日里靠着我和妻儿辛勤劳作,虽不算富足,倒也勉强能糊口。可这年景,因漕运不畅,粮食卖不上价钱,家里的日子越发紧巴起来,我心里头也盼着这漕运能早日顺畅,也好让咱这庄稼人的日子好过些。
一日,村里来了几个官差,敲着锣,扯着嗓子喊道:“朝廷有令,征召民夫疏通会通河,每家每户,凡适龄男子,皆需出一人前往,不得有误!”
这消息一传开,村里顿时炸开了锅,大伙都议论纷纷,有唉声叹气的,也有愤愤不平的,可皇命难违,谁也不敢违抗呀。我想着家中的情况,虽说不舍得离开妻儿去干那苦力活儿,可若这漕运不通,往后的日子怕是更难了,便咬咬牙,决定应召前往。
和村里的一众乡亲们一道,我们被带到了会通河的疏浚工地。到那儿一看,好家伙,那场面可真是壮观又杂乱,河岸两边,密密麻麻全是人,扛着锄头、铁锹等工具,正干得热火朝天呢,可那河道里淤泥堆积,杂草丛生,一看就是个大工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
工地上有个管事儿的,姓刘,大伙都叫他刘把头。这人长得五大三粗,一脸的横肉,说话粗声粗气的,看着就不好惹。他站在一处高坡上,拿着个鞭子,大声吆喝着:“都别偷懒啊,朝廷派咱们来,就是要赶紧把这河疏通了,谁要是敢磨洋工,可别怪我鞭子不长眼!”
我和同村的李二麻子被分到了一组,负责清理一段河道里的淤泥。我俩拿着铁锹,跳进那齐腰深的淤泥里,一锹一锹地往外挖着,那淤泥又黏又重,没挖几下,我就累得气喘吁吁了。
李二麻子一边挖着,一边嘟囔着:“大牛啊,这活儿可真不是人干的呀,咱这得挖到啥时候去啊,也不知道这疏通了到底有没有用。”
我抹了把脸上的汗水,说道:“二麻子,别抱怨了,朝廷既然要干这事儿,那肯定是有用的,等这漕运通了,咱的粮食就能卖上好价钱了,往后日子也能好过些呢。”
正说着呢,刘把头走了过来,看到我们挖得慢,扬起鞭子就朝我们这边抽了过来,嘴里骂道:“你们两个懒骨头,挖个泥都这么磨蹭,还想不想挣钱了,都给我快点!”
那鞭子抽到了我身边的泥水里,溅了我一身,我心里头虽气,可也不敢吭声,只得埋头加快了干活的速度。
就这样,日复一日,我们在这工地上辛苦劳作着。慢慢地,河道里的淤泥被一点点清理出去,河水也开始能缓缓流动了,大家看着这变化,心里头都挺高兴的,觉得这辛苦没白费。
可这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麻烦事儿就来了。连着下了几日的暴雨,河水猛涨,把我们刚清理好的一段河道又给冲毁了,不少地方还出现了塌方,之前的努力算是白费了不少。
刘把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工地上来回踱步,一边骂着这倒霉的天气,一边催着我们赶紧去抢修。
我和工友们又赶忙扛着工具,冒着雨去加固河岸,填补塌方的地方。那雨水打得人睁不开眼,脚下的路又滑,一不小心就摔个跟头,身上沾满了泥巴,狼狈极了。
有个年轻的后生,在搬石头的时候,脚下一滑,掉进了河里,幸好旁边的人眼疾手快,扔了根绳子把他拉了上来,可那后生也被吓得够呛,坐在岸边直哭。
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小伙子,别怕,咱这干活儿,难免有个意外,往后小心着点儿就是了,这河啊,还得靠咱们把它修好呢。”
那后生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又跟着大伙一起继续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