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553章 年 倭乱又蔓延,逃难四处跑(1 / 1)

作品:《喂!当乞丐去啊?

嘉靖三十二年(1553 年),这京城依旧热热闹闹,可热闹里头藏着的都是苦哈哈的日子。我阿福,在这京城的大街小巷里讨了好些年饭,见过的稀罕事儿不少,可这一年的事儿,真让我开了“大眼界”,也愁坏了脑袋。

年初,我照旧在城门口晃悠,守着我那“老地盘”讨饭。城门口人来人往,消息也多,我一边盯着来往行人的脸色,盼着他们能施舍点,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各种传闻。突然,一阵嘈杂声传来,只见一群人乱糟糟地往城里涌。我仔细一瞧,好家伙,全是些衣衫破烂、面黄肌瘦的难民,一个个眼神惊恐,脚步慌乱,像是身后有恶鬼在追。

我拉住一个气喘吁吁的老大爷,问到底咋回事。老大爷擦了擦脸上的汗和泪,哭丧着脸说:“孩子啊,倭寇又来啦!比以前更狠,烧杀抢掠,啥坏事都干。我们村子被他们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能逃出来的都是命大的,好多人都死在那些畜生手里了!”我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倭寇的事儿,我从《筹海图编》里早就知道一些,可没想到亲眼见到这些逃难的,才真切感受到那是怎样的人间惨剧。

这一年,倭寇在沿海那是闹得翻天覆地。《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里记载得清楚,浙江、江苏、福建这些沿海地方,全成了倭寇的“屠宰场”。他们就像一群没头的疯狗,到处乱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有个从浙江逃来的年轻后生跟我讲,那天夜里,倭寇摸进了他们村子。村里的人都在睡梦中,根本没防备。倭寇拿着明晃晃的刀,挨家挨户地搜,见人就砍,见东西就抢。他说:“我当时躲在柴堆里,大气都不敢出,就听见外面惨叫连连,我爹为了保护我娘,被倭寇一刀捅了,我娘也……”说到这儿,他泣不成声。我听着心里一阵发酸,这倭寇真是丧尽天良。

我还听说,倭寇能这么嚣张,全靠沿海那些没骨气的奸商帮忙。这些奸商为了几个臭钱,就背叛自己的祖宗,跟倭寇勾结在一起。他们给倭寇提供物资、船只,还把沿海的防御情况、哪里有富户这些机密都透露给倭寇。《倭变事略》里就有不少这种缺德玩意儿的记载,看得我真想把这些奸商抓来痛打一顿。

就说有个沿海小镇,有个奸商平日里跟倭寇称兄道弟。倭寇要来攻打小镇的前几天,他就把镇上的防御弱点、士兵数量和布置这些情报,像倒豆子一样全告诉了倭寇。结果,倭寇一来,小镇的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得落花流水。那奸商呢,还跟着倭寇一起在镇上烧杀抢掠,抢完了还得意洋洋的,真是畜生不如!

这一年,沿海的经济算是彻底完蛋了。《皇明经世文编》里讲的那些沿海经济衰败的事儿,我从难民嘴里听了个遍。以前热闹得像过年的港口,现在冷冷清清,连个船影子都少见。为啥?商船都不敢出海啦,一出去就可能被倭寇抢个精光,船没了,人也可能丢了性命。渔民也不敢捕鱼,在海上漂着,指不定啥时候就碰上倭寇,那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那些做生意的,更是血本无归,店铺关的关,逃的逃。

我在京城碰到一个以前的沿海富商,现在那模样,比我这乞丐还落魄。他穿着一身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见到我就开始诉苦:“我以前那可是富得流油,商船一队接一队,家里的银子堆得像小山。可今年,全被倭寇抢光了,船没了,货物没了,房子也被烧了,老婆孩子也走散了,我现在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只能跟你一样讨饭了!”我瞅着他那副惨样,心里想:“你以前富得能流油,现在不也跟我这穷光蛋差不多嘛,这世事真是变化快啊!”

这一年,除了倭寇闹得凶,葡萄牙人那边也不消停。听说他们用了个超级“奇葩”的借口,说什么船遇到风浪进水了,货物得找个地方晾晒,就贿赂了明朝的官员,在澳门住了下来。《澳门纪略》里就把这事儿写得明明白白,从那以后,他们在澳门越来越过分,不停地占地盘,还自己搞起了一套管理的玩意儿,好像澳门是他们家的一样。

我就琢磨不明白了,这些外国人咋都这么厚脸皮呢?跑到咱们的地盘上,占了我们的地儿,还欺负我们的老百姓,真当我们大明朝没人了?

不过,听说朝廷也开始行动了。为了对付倭寇,派了好多军队到沿海,还修了不少城堡、烽火台。还选拔了戚继光、俞大猷这些厉害的将领,让他们训练士兵,准备跟倭寇大干一场。

我听一个从沿海回来的老兵讲,那些士兵刚开始训练的时候,闹了不少笑话。有个新兵,连刀都拿不稳,第一次练砍靶子,结果刀飞出去,差点把旁边的战友给误伤了。还有个士兵,站岗的时候居然睡着了,呼噜声打得震天响,结果被长官发现,罚他绕着营地跑了十圈,跑得他上气不接下气,嘴里直喊:“我再也不敢啦,我错啦!”

还有个小兵,练射箭的时候,箭没射到靶子上,却射到了旁边的一棵树上,怎么拔都拔不下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不过,虽然训练的时候状况百出,但士兵们都很努力,毕竟大家都知道,倭寇太坏了,不把他们赶走,老百姓就没法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