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走丢的时光(上)(1 / 2)
作品:《白日青夕》一
我所想象的,已九十岁高龄的,王五其人:
把时间往前退回九十年,没有人会想到今天的世界会是这般面貌。
长久的时间下,那时的许多人无法预知世界的变化,也无法知晓自己的未来。
虽然到了今天,也是一样,但相较而言,我们这一代人,从出生所拥有的基础便是曾经那些人一生所追求的东西。
我时常在想,光阴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否一旦过去,就再也不会回来。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每一个把生命付诸光阴的人,是否最终都得到了时间的善待呢?
我自然不会知道,我也无法知道,因为这是上天给予每个人的变数,永远无法预知。
那时候年轻的王五,恐怕还远远未能想到这些。
那个年代里,能让他在意的,只不过是在贫寒的岁月中是否能够吃饱,毕竟稍有差池,恐怕就会陷入饥寒交迫的生活。
孩童时代,他就关心这些,等到长大成人,他所在意的,也只是庄稼长得好与不好。
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感受过时代变革的他,却一直没能实现自我的变革。
生来便是农民,穷极一生,他也不能知道除了务农,还能干什么。
年轻力壮的时候,还能向人炫耀自己有着用不完的体力,能背着东西从山前走到山后,中间不歇息。
等到年纪大点,娶了妻,有了孩子,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也感受过了成为一家之主的威严。
那时候,挑灯夜战,大晚上点着火把出去种地开荒,累到气喘吁吁,他也没有过丝毫的怨恨。
每天能吃上饭,给自己的娃儿们留点吃的,他就感觉能够知足了。
反正,比这还苦的日子都走过来了,现在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后来,时代不停地进步,他却没能发现自己始终停在原地。
好在孩子们也日渐长大,就像记流水账一般,他也老了。
种了一辈子粮食的老者,等到永远不必再为粮食发愁的那天时,也理应有个能得善终的晚年。
更何况,他这一辈子,也不欠谁的,更没做过什么亏心事,平平淡淡活到了现在,人生边上,心中应该自如。
就算没有文化,但每天能再去种种菜,采采茶,有空闲和村子里差不多年岁的人一起散散步,讲讲话,也能收获快乐。
儿子,孙子,重孙子都有了的人,早就已经把许多年轻人在意的东西置之度外。
但很可惜,他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不在意。我相信时光最后是善待了他的,但很无奈,有的人,并没有善待他。
二
王五并非他的本名,称其王五,不过是因为我并不知道他的名字。
对此,我也感到深深的惭愧。明明一个人还活着,却鲜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他和我爷爷同辈,与我爷爷奶奶在这村子里算是比较亲的,我们两家,自然也算是亲戚。
只不过,许多时候,那纷繁复杂的关系不过是名存实亡,就算我们一直坦诚相待,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投桃报李。
我作为与之相比极为年轻的小辈,同王五基本上是扯不上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