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2章 对他来说又有何意义?(2 / 2)
作品:《四合院:开局激活签到系统》如果我们暂且将其视为一种仿制品,基于其烧制工艺来看,它应该出自某个官窑。
即使在汝窑有避四钉的习惯,难道其他皇帝就对此毫不在意了吗?”
“你说的也合情合理!”
杨建设露出笑容:“但是我总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可能四支钉烧有着更深层的寓意。”
“什么含义?”
于丰年的脸上充满了疑惑。
杨建设解释道:“这种特殊的四支钉烧,或许是有某人特地为之。”
“不明白!”
于丰年轻轻摇头表示不解。
于是,杨建设提问:“于老,请问从哪个时期开始出现对汝窑洗的复制呢?”
于丰年回答:“明朝的宣德年间。”
“确实!”
杨建设点了点头:“让我们尝试通过排除法来锁定它的生产时期。”
“从技术角度看,宣德年间的首次复制尚不够成熟;然而这个瓷器已经几乎可以乱真了,如果不是因为四支钉的特殊做法,甚至连我也难以辨认真伪。
除了四支钉,这只洗碗在其余方面与正宗的汝窑作品没有任何差别。”
“如此高超的技艺水平显然不是宣德帝时期可以做到的。”
“考虑宣德帝做事向来谨慎小心,如果是他的技艺无法达成,那么后代大多数皇帝也未必能达到此等水平。”
“这样一来,明代可以被排除在外,而剩下的只有清朝制作的可能性了。”
“没错!”
于丰年表示赞同并连连点头。
接着杨建设继续发问:“在清代制陶艺术达到高水平的君主有哪些呢?”
此时,于丰年的眼睛亮了起来:“应该是康熙、雍正与乾隆其中的一位创作出了这件器物。”
简短几句之间,杨建设已将复制品的年代锁定在一个非常狭窄的时间段内,这种分析能力让人心生敬畏。
随后,杨建设又说:“再让我们根据三位皇帝的性格特点来进行分析。”
“性情?”
于丰年不解道:“皇帝的个人气质对这个问题有何影响?”
杨建设微笑着说:“当然是有很大关系的,每位皇帝都有其偏好,并会在制陶等文化活动上反映出来。
正如人们所说‘一代天子一届臣’,君主所喜好的风格往往能够引领一时风尚,无论贵族还是百姓都会效仿 之所爱。
所以,如果我们发现某件物品与当时社会风气不符时,就需要格外警惕其身份的确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