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6章 不耻下问(1 / 1)
作品:《儿童成语故事新大全》不耻下问:求知若渴,谦逊为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与事迹,它们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前行的道路。“不耻下问”这一成语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其光芒跨越时空,至今仍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与教益。
故事的主角之一是孔子,他名丘,字仲尼,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传播自己的学说和思想,周游列国,收徒讲学,其言行被弟子们记录整理成《论语》一书,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学识渊博,精通六艺,在当时就享有极高的声誉。然而,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博学而骄傲自满,反而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的增长和完善。这种谦逊在他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他与弟子们的相处中,更是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带领弟子们前往太庙参加祭祀活动。太庙是鲁国祭祀祖先和神灵的重要场所,里面的礼仪制度十分复杂繁琐。孔子一进入太庙,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专注的神情,他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祭祀的环节和细节,并不时地向身边的人询问各种问题。
他看到一种祭祀器具,形状奇特,用途不明,便恭敬地向旁边负责祭祀的官员请教:“请问,这个器具叫做什么?它在祭祀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用途呢?”那位官员看了看孔子,心想:“你孔子不是闻名遐迩的大学者吗?怎么连这种常见的祭祀器具都不知道呢?”于是,他略带不屑地回答道:“这是‘欹器’,是一种用来盛水的器具。当它空着的时候,就会倾斜;当它装了一半水的时候,就会保持平衡;而当它装满水的时候,就会翻倒。这是在告诫人们,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可过于贪心。”孔子听了,连连点头,说道:“原来如此,多谢您的赐教。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啊。”
接着,孔子又看到祭祀仪式中人们的站位和动作各不相同,他又向另一位老者请教:“请问,为什么在这个环节中,这些人要站在这里,而那些人要站在那里呢?他们的动作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老者见孔子如此虚心好学,便耐心地为他一一解答。孔子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与老者进行深入的探讨。
孔子的弟子们看到老师在太庙中不停地问这问那,有些人心里觉得有些奇怪,甚至觉得有些丢人。他们认为,老师作为一代宗师,应该对这些礼仪制度了如指掌,不应该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无知。其中一个弟子忍不住对孔子说:“老师,您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呢?这些都是些基本的礼仪知识,您这样不停地问,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您……不太懂呢?”孔子听了,微微一笑,说道:“不懂就问,这有什么可耻的呢?在知识面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盲点。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请教,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增长见识。我虽然对礼仪制度有一定的研究,但并不代表我对每一个细节都清楚明白。太庙是一个充满知识和智慧的地方,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我的老师,我向他们请教,不仅能够学到新的知识,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
弟子们听了孔子的话,深受触动。他们明白了,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众人敬仰的智者,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一颗谦逊好学、不耻下问的心。在孔子看来,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学问有多大,都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勇于向他人请教,尤其是那些在某方面比自己更有经验、更有见解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从太庙回来后,孔子召集弟子们,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们或许身份低微,或许年纪尚小,但只要他们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就应该虚心向他们请教,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或者地位而耻于发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弟子们纷纷点头,表示牢记老师的教诲。
孔子的另一个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他不耻下问的精神。有一次,孔子在卫国,遇到了一个名叫公孙朝的人。公孙朝对音乐有着独特的见解和造诣,尤其是对古代的雅乐有着深入的研究。孔子对音乐也非常热爱,他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然而,他在雅乐方面却有一些疑惑和不解之处,于是他决定向公孙朝请教。
公孙朝见到孔子前来请教,感到十分惊讶。他对孔子说:“您是大名鼎鼎的孔子,我只是一个平凡的音乐人,您怎么会向我请教呢?”孔子诚恳地说:“在音乐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懂与不懂之别。我虽然对音乐有所研究,但在雅乐方面,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您对雅乐有着深入的了解,我希望能够向您学习,聆听您的见解和教诲。”公孙朝被孔子的真诚所打动,便与他深入地探讨起雅乐的起源、发展、演奏技巧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问题。孔子认真地听着,不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两人相谈甚欢,孔子从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