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5章 万金间敌(1 / 1)
作品:《借古鉴今》“万金间敌”是鬼谷子七十二术中的一种策略。其原文为:“事皆有内捷,索使本捷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邑。”以下是对它的具体讲解:
1. 核心含义:
- 这一计谋强调利用对手内部的矛盾、弱点或利益关系来达到瓦解、分裂或影响对手的目的。意味着在处理事情、应对对手时,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其内部存在的“捷径”或可突破的关键之处。
2. 具体手段:
- 结以财货:通过用金钱、贵重物品等财物去贿赂对手内部的相关人员,使他们为自己提供信息、帮助自己达成目的,或者在对手内部制造混乱、矛盾,从而削弱对手的力量。这种方式是利用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和欲望,以物质利益来诱导他人为己所用。
- 结以采邑:采邑在古代是指君主赏赐给臣下的封地或领地。这里的意思是通过给予对手内部人员封地、权力、地位等重要利益,来拉拢他们,让他们站在自己这一边,或者改变他们原有的立场和态度。这是一种从更高层面的利益给予来影响对手内部的策略。
3.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历史上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和政治斗争中,经常会使用贿赂、赏赐等手段来拉拢对方国家的大臣或将领。例如,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就曾使用重金贿赂各国的一些官员,获取情报、制造内乱,为秦国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不过这种手段在使用时需要谨慎,要考虑到道德、法律以及长远的影响等因素。
总的来说,“万金间敌”是一种注重从内部突破、利用利益关系来影响对手的策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并且要注意其合法性和道德性。
以下是一些与“万金间敌”相关的经典案例:
一、秦灭六国时期
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大量使用了“万金间敌”之策。例如,赵国名将李牧多次成功抵御秦军进攻,让秦国颇为忌惮。秦国便使用重金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郭开在赵王面前诋毁李牧,最终赵王中计,杀害了李牧。失去了李牧这位优秀将领的赵国很快就被秦国所灭。秦国通过这种用重金在敌国内部进行离间的策略,成功削弱了多个诸侯国的实力,为其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三国时期蒋干盗书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派蒋干前往东吴劝降周瑜。周瑜将计就计,设下圈套。周瑜假装喝醉,故意让蒋干盗走伪造的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曹操生性多疑,看到降书后大怒,立即斩杀了蔡瑁、张允这两位精通水战的将领。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万金间敌”策略,虽然没有实际的金钱贿赂,但周瑜利用曹操的多疑性格,以一封假降书成功在曹操内部制造了混乱,削弱了曹操的水军作战能力。
三、北宋灭南唐
北宋在攻打南唐时,南唐后主李煜派徐铉前往北宋求和。宋太祖赵匡胤起初难以拒绝徐铉的能言善辩,于是宰相赵普建议使用“万金间敌”之策。赵匡胤派人暗中贿赂徐铉身边的侍从,让他们在徐铉身边说一些不利于求和的话,同时在南唐国内散布谣言,离间南唐君臣关系。最终,南唐内部人心惶惶,李煜也对求和之事失去了信心。北宋趁机加紧进攻,最终成功灭南唐。
使用“万金间敌”策略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1. 准确选准目标:
- 分析敌人内部关系:要深入了解对手阵营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利益纠葛、权力争夺、矛盾冲突等。找出那些内部关系不稳固、存在潜在分歧的对象,他们更容易被分化和利用。比如,一个组织中存在争权夺利的两个派别,就可以从其中寻找突破点。
- 评估目标的可利用性:并非所有的敌人都适合用“万金间敌”的策略。要考虑目标人物的性格、欲望、弱点等因素,判断其是否可能因为利益诱惑而被拉拢或离间。对于那些立场坚定、忠诚度高、不为利益所动的人,此策略可能难以奏效,不应将其作为主要目标。
2. 把握给予的尺度:
- 财物给予要适度:如果采用“结以财货”的方式,给予的财物既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打动对方,但又不能过多,以免引起对方的怀疑或让对方胃口越来越大,难以控制。比如,在商业谈判中,向对方内部人员提供适当的好处以获取关键信息,但好处的程度要把握好,不能过于明显或超出合理范围。
- 利益承诺要合理:若是以“结以采邑”或其他利益承诺的方式,所承诺的利益要在自己可承受和可实现的范围内,同时也要符合对方的预期和需求。不能轻易许下无法兑现的承诺,否则一旦被对方发现,不仅策略会失败,还可能引发对方的报复。
3. 注意策略的隐蔽性:
- 行动的保密性:“万金间敌”的操作过程要尽可能保密,避免被敌人察觉。如果敌人发现了你的意图,他们可能会加强内部团结,反而使策略难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选择可靠的中间人或渠道进行利益输送,避免留下明显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