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97章 花还是不花?换不换?(2 / 2)
作品:《唐朝的草蜢》五姓七家有粮食,那是私人的,不可能拿出来,姬云让他们参与羊毛计划,就是把商道卖了。五姓七家作为世家的带头大哥,大哥吃肉,总得让小弟喝汤吧
李二要他们的粮食,那就得如同姬云的做法一样,是做买卖
古代开辟一条商道很难,甚至需要几代人去经营
“士、农、工、商”四民。士即“读书人”地位居首;商即商人,小到来往的小贩,达到富可敌国的商贾,都属于这一类
“士”大都是世代为官的大家族,往往有大量的田地、雇佣佃户,有钱的士族往往会拨款建学舍,供族中子弟读书,而后考取功名,再添田产。
但也有没落的士族,土地少得可怜,甚至衣食无着。然而大跌眼镜的是,纵使“士族”再如何没落,这样的人依旧可以在家财万贯的商贾面前趾高气昂。这就是古代社会“士”与“商”之间身份的差距
“商人不可做官”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但实际有多严怕是很少人知道。但在此前社会便普遍鄙视这一“贱业”。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完天下,功成后又急流勇退,免于了勾践的猜忌,就是因为他开始经商,传说中他和西施一起成为“神仙眷侣”。
但现实却有些骨感。由于经商,史书是士族读书人写的,结果范蠡并没有受到与其功绩等同的历史评价,功绩几乎被从历史上抹除。
秦汉开始,又有了明确的规定,商人不得穿“丝绸”,凡豪商巨贾家产申报不实就要充公等等规定。
汉朝是曾有过“捐官”一说,实际便是“买官”。但这里能够买的人,大多都是士族那些耕读人家。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商人几乎没有什么地位,也就没有了财富的保障,一旦封建国家缺钱,就会开始用各种理由抄一波家,商人那就养的韭菜而已
正是因为如此压制,中国古代商人在获得大量财富之后往往会大肆购买土地,并开始安于现状。这也是中国古代资产阶级未能发展起来重要原因。
当然,古代抑商人并不是没有原因,尤其是明、宋,多少铁器因为商人重利的原因而流落到了游牧民族那边。
且当时商人游走难以管理、收税,商人大肆兼并土地又可能会造成流民增加,局势不稳。所以姬云知道商的重要性,但是提高他们地位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明朝那些官员,整个大明是什么?官员顶前头卖两袖清风,他们家里官商勾结,大赚特赚。让大明穷的叮当响
汉朝对商人的政策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波动的。但国家统治者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维护他们的封建政权。所以在西汉初年这么一个整体社会都处在一个非常动荡不安,非常贫乏的情况下,国家是不会允许商人独自拥有巨额的财富。来动荡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