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47章 送粮上京(2 / 2)
作品:《种田后,我单开了一本族谱》“爱卿说得不无道理,但是稻种有百万斤,这皇庄如何能种得完,这剩下的稻种该如何分配?”
“皇上,微臣觉得,这个稻种可以分发给朝中一些大人们,他们家中有不少田产,还是上好的田地,不如皇上直接先征用两年,
等粮食种上两年以后再将田地归还给大人们。”
有人开口建议。
只是这个建议说出来就被驳回:
“这么多种子,要是都留在上京,那百姓们怎么办?皇上,据微臣所知,大齐所有的百姓都在盼望着能分到一点千斤稻种,如果将这些种子都给大人们先种,下官担心百姓有所怨言。”
说这话是前科状元,是寒门出身。
沈棠种出千斤稻,最高兴的是寒门清流一党,权贵一族其实并不高兴。
百姓手里的土地并不多,每年种的粮食也就只能堪堪养活一家而已,但是如今有了这样的稻子,那粮食就会不值钱。
而世家权贵,百年大族,家中田产不计其数,粮食不值钱,相当于断了他们一条经济来源。
因此才有人迫不及待想要获得种子的种植权利。
“林知县有什么好想法?”
景帝坐在上首看着站的林知县,突然开口问。
林知县也没想到景帝突然开口问,内心浅浅惊了一下,随即开口回答:
“启禀皇上,微臣觉得,这稻种可以分南北两地进行种植。”
景帝和朝中众臣听到这话,起了好奇。
“不知何谓南北两地种植。”
林知县暗暗握了握拳头,谨慎开口:
“千斤稻,最开始是在江南道进行种植,收成颇为不错,说明江南道气候其实更加适合千斤稻的种植。北方气候向来比江南要冷上不少,江南可以种双季稻,但是北方不一定能种。
因此最快的方法,一定是让千斤稻在江南进行种植。分两季进行种植,这样是在短期内能种出最多粮食的方法之一。
至于北方的种植,则依靠于皇庄,将皇庄地种出来的稻子,当做稻种储备。
南方的种植,则作为粮食储备。
这样一来,不出两年,大齐几乎家家户户都能种上粮食。
而且,千斤稻被种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让老百姓能种上,而不是让家中优渥的人种上。”
林知县说完这话,额头间都露出了冷汗。
这话一出,全场静默。
这不就是摆明了说,这粮食种出来,要先紧着老百姓,朝中的人就不要染指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