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2章 选官标准(2 / 2)
作品:《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于最开始的大部分豪强地主而言,荫庇他们无法做到,征辟也不一定能够够得上边,那么就剩下纳赀和察举。】
【纳赀不用多说,而察举——虽然理论上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给了普通百姓一个出头机会的制度,当然察举制最初设立的缘由也正是此;但是等到东汉时期,这个制度也渐渐变味了。】
【我们先来看看察举的基础条件:能力出众,品德高尚,这是概括。细说起来的话主要为四个方面:孝廉,也就是孝顺廉洁;秀才,也就是才能出众;明经,也就是明晓经史典籍;贤良方正,也就是能够直言进谏。】
【孝廉,这个普通百姓能够做到;
秀才,这个就有不同了,要么是普通百姓中极有天赋,依靠天生的才能越众而出,要么就是需要投入钱财精力去培养,这就必然不是普通人家;
明经,这更是和普通百姓无关——要知道,东汉中期,造纸术才发明推广,但是即使是“推广”,也与后来的纸张情况天差地别。因此,在这个时候,能够阅读经义的人,出身不可能普通,小地主都做不到的事情更不可能指望普通百姓;
贤良方正,这看起来普通百姓倒是也能够做到。】
有其他朝代的百姓对于这个选拔人才的条件还是有几分惊喜的:“居然还可以通过孝顺廉洁当官?”这么简单?
别的什么明经他们做不到,不论是那什么汉朝,还是当今,作为普通人家的他们都支撑不起送子嗣读书的成本,但是孝顺廉洁这个方面却没问题啊!
孝顺父母长辈诶!这还需要什么额外付出的成本吗?根本不需要,这不就是天经地义、每一个正常的儿孙都会做的事情吗?
即使是贫苦人家,子孙也知道要孝顺长辈呢。
像是他的儿女们,都早早地就知道下地干活,为父母分担压力,打理家里家外的事务,照料年纪更小的弟弟妹妹……
说句实在话,要是真的比什么孝顺的事情,他们这些贫苦人家的孝顺不应当比那些权贵人家更真实,也更突出?
——那些权贵人家,能遇到什么问题或者风险,他们的儿女们要是孝顺,也不过是听从长辈的话、为长辈献上礼物、给长辈逗趣开解之类的罢了,真有什么活计也都是吩咐下人去做。
哪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家,真的需要小辈自己动手,也真的会让小辈面临抉择、面对风险、遭遇危机?
便有人直接隐姓埋名,在天下中发送消息:[某地-某:这汉朝的选官方式太好了吧,咱们这些平民也有机会,只要孝顺长辈,哪像是现在,读书识字跟我们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