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章 使命(2 / 2)

作品:《古邑侠踪

警察局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遇有重要行动,常需保安团协助。

更要紧的是,保安团在行政上并不隶属警察局节制,而是由县长直接指挥,这在无形中抬高了其地位。

后来,省里成立保安司令部,进一步使各级保安团的存在合法化、政府化,保安团从此摇身一变成为政府豢养的正式武装力量,维持着地方上的安全,必要时可以实施军事行动。

这样一来,保安团几乎兼具军队和警察的职责,地位和威信可想而知。

也许,这也是上级派他到保安团而不是其他单位挂职的主要原因吧,秦时月想。

这楼是小城西半部的地标。

东半城的主建筑是国民党县政府、县党部、警察局等党政重要部门所在的秦望轩。

一轩一楼,一东一西,镇住了这个小县城。

稍有古典诗词修养的人,一听秦时月这名字,便会想到初唐着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名篇《出塞》,想到里面“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名句。

当初父母亲为秦时月取名,正是受这首诗的影响,希望他能为国尽忠,而不是相反。

相反的是什么?祸国殃民吧。

父母之所以要强调这个对比,原因并不复杂,因为秦家的历史上,有个秦桧。

从族谱上看,秦桧并非秦时月的先祖,但一笔写不出两个“秦”字,同姓总是事实。

听父亲说,自从南宋出了个秦桧,很多秦姓子孙都以自己的姓为耻,有些就悄悄地改了姓。

秦时月的曾祖父也曾议论过这件事,但最后的结论是:祖姓不改,引以为鉴。

先祖们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姓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为人。

谁的例子?乾隆时的状元秦大士。

秦大士在杭州游岳王庙时吟过一副对联:

人从宋后羞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结果一吟成名。

名就名在有自知之明,不遮家丑。

是啊,有愧不等于就是有过,有愧方会知耻而后勇,发愤砥砺前行,努力报效祖国。

秦时月由此对这位秦大士刮目相看,结果发现他的文才甚是了得。

这位状元郎出身的官员,曾在南京燕子矶有题壁:

渔火只疑星倒出,

钟声欲共水争流。

又在游秦淮河之后,写过一首诗:

金粉飘零野草新,

女嫱日日枕寒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