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814章 研究生入学以及外公到来(2 / 2)
作品:《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就在这部小说发表之后,终于到了开学的时候。
1978年10月9日,岳文轩到京大中文系报到,办完手续之后,被安排了一间四人宿舍。
新粉刷的宿舍油漆味很浓,十多平方米的房间要住4个人,感觉上还是很拥挤。
这个年代的学生,出入的时候往往都会戴上红底白字的京大校徽,就连老师也是这种校徽。走进校园之后,岳文轩最大的感触就是同学们都极富朝气和蓬勃的活力。
京大中文系在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研究生一共招收了19名,分属七个专业,岳文轩所在的现代文学专业有6位,另外还有一位来自阿根廷的华侨女生。
现代文学专业的导师是王瑶和严家炎,乐黛云是副导师,负责更具体的联络与指导。
这个时期的研究生指导充分发挥了集体的作用,孙玉石、唐沅、黄修己、孙庆升、袁良骏,以及谢冕、张钟、李思孝等老师,都参与了具体的指导。
校外的陈涌、樊骏、叶子铭、黄曼君、陆耀东等名家也被请来讲课。
这和以后的状况很不同,往后的研究生读了三年书,可能只认识导师和几位上过课的教师,学生也因导师而分出不同“门派”,彼此缺少交流。
而此时的师生关系很融洽,岳文轩和本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许多老师都“混得”很熟。
孙玉石、袁良骏给77级本科生上现代文学基础课,在二教阶梯教室给两百多人上大课,岳文轩等几位研究生有时抢不到座位就坐在水泥台阶上,也会一节课不落的都跟着听。
吴组缃教授的古代小说史和金开诚老师的文艺心理学,也是岳文轩等人经常讨论的话题。
语言学家朱德熙、芩麒祥,文字学家裘锡圭等,三天两头来研究生宿舍进行辅导。
几名研究生就坐在床铺上和老师交流,老师随意聊起一个话题,往往半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岳文轩觉得王瑶先生其实不算很严厉,和他接触多了,几名研究生都觉得王瑶先生很亲切,大家听课的时候都很放松,在这种氛围之下,话题也能活跃起来。
几乎每十天半个月,岳文轩等几位研究生总要到镜春园聆教,王瑶先生常常都是从一个话题开始,接连转向其他多个话题,引经据典、天马行空,越说越投入,也越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