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6章 降火得助,闯过难关(1 / 1)

作品:《悟空修真路

踏天修行路的启程

在那遥远的混沌之初,天地初开,万物萌发生机。有一石猴横空出世,于花果山占山为王,后又历经千难万险,拜得名师,学得一身通天彻地之本领,他便是孙悟空。

五行山,那片葱郁的山林中,孙悟空的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格外孤独。他被压在在山脚,凝望着东方渐渐升起的朝阳,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五百年的囚禁,五百年的反思,让他的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净化。

他记得那日,观音菩萨的话语如同晨钟暮鼓,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你若愿意保东土大唐高僧前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便可重获自由。”这不仅是重获自由的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救赎。

孙悟空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山风带来的清新空气,他知道,自己的修行之路并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他要踏上一条全新的旅程,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踏天修行路。

西天灵山,佛光普照,祥瑞万千。如来佛祖端坐于莲台之上,周身散发着无尽的智慧与慈悲之光。他凝望着世间众生,心中感慨万千。众生在尘世中沉浮,被贪嗔痴慢疑所困扰,饱受苦难。为解众生之苦,如来佛祖决定造经传极乐。

如来佛祖广召诸佛菩萨,商议造经之事。众佛菩萨皆赞叹如来的慈悲与智慧,纷纷表示愿为造经之事贡献力量。于是,如来佛祖命座下弟子阿傩、伽叶等精心编纂真经,务必使其完美无缺,能够真正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之路。

真经编纂完成后,如来佛祖又思及如何将真经传于世间。此时,观音菩萨挺身而出,向如来佛祖请旨前往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之人。如来佛祖微微颔首,对观音菩萨的勇气和担当深感欣慰。于是,观音菩萨奉旨上长安。禅心如同明亮的月亮,真性能够涵盖天空,这就是天、地、鬼三藏的真经。总的来说:三藏可以归结为三五,三五又可以归结为一五,一五最终归结为一而已。这个“一”,乃是修真的途径,正善的大门。这部真经出自西方,必须等待东土之人来求取,没有像观音菩萨那样能够静心观察、仔细审察的人,是不可能得到的。

如来佛祖说:“这一去,要仔细查看道路,不许在云霄中飞行,必须是半云半雾,一定要牢记路程的远近之数。”这句话是说修行之人务必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悬空虚想,越级妄为。又必须机智灵活、神思圆满,毫无执着和停滞。其中有火候、功程的先后顺序,一定要牢记,不可违背错乱。

五件宝贝之中,有“锦襴袈裟一领”。袈裟是远离污染的服饰。锦是由五色的深丝织成。在五色中是青、黄、赤、白、黑,在五德中是仁、义、礼、智、信,在五行中是金、木、水、火、土,在五伦中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在五方中是东、西、南、北、中央,在五音中是宫、商、角、徵、羽,在五味中是咸、苦、酸、辛、甘,在五季中是春、夏、秋、冬四季,至于五官、五谷之类,不可一一详述,总之都是一个“五”,都包含在“锦襴袈裟一领”这件宝贝之中。“九环锡杖一根”,环是圆成无端的象征。在理数上是循环,在阴阳上是往还,在火候上是九环,在体用上是连环,在四隅上是围环,在鬼神上是屈伸,在天地上是功用,在死生上是终始,在四通上是无碍,在隐显莫测上是智慧,在因事制宜、随机应变上是权变,总之也都在一个“五”之中,都包含在“九环锡杖一根”这件宝贝之中。这两件宝贝,一个是本体具备,一个是功用体现,所以取经之人坚定决心来到这里,穿上袈裟就能免于堕入轮回,拿着锡杖就能免遭毒害。

三个箍儿,“唤做‘紧箍儿’,虽然一样三个,然而用途却各不相同”。此外,又有“‘金、紧、禁’咒语三篇”。其中,“金”的含义乃是禁止,它代表着进退的节奏与节度。凭借“金”来进行禁制,可以使得事物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与情况。其一,用于收伏大圣,是以“用”作为禁止的方式。大圣神通广大、本领非凡,难以轻易收服,唯有以巧妙的“用”来施展“金”咒,方能将其约束,使其为取经大业发挥作用,以“用”来禁止大圣的肆意妄为,使其在正道上前行。其二,用于收伏黑熊,是以“不贪”作为禁止的方式。黑熊精贪念深重,对锦襴袈裟垂涎欲滴,通过“金”咒对其贪念加以禁制,让它领悟不贪之道理,摒弃贪婪之心,回归正途,不再为欲望所驱使。其三,用于收伏善财,是以“善舍”作为禁止的方式。善财龙女或许起初存有不舍之意,“金”咒的作用便是让她明白善舍的真谛,放下执着与不舍,以“善舍”来禁止其贪恋,共同为弘扬佛法贡献力量。这三个箍儿的用途各不相同,充分展现了大士运用金银的奇妙之处。

此乃修炼金丹的秘密要诀,那些下等根器之人听闻之后,没有不大笑的。所以只是隐晦地暗示而不明确地言说。这是为什么呢?对于修道之人来说,要将物质的牵累完全清除干净,做到一尘不染,而“金”首先要禁止的就是这些物欲。从常理来理解,人们必然会信以为然。只是人们不知道“金”首先被运用的原因在于,倘若有一刻暂时离开“金”的禁制,那么就会放纵而无可约束,也就不能使那些需要被引导的事物进入我们所期望的正道之门。所以只有首先运用“金”,并且紧紧地进行禁制,才能够避免出现逾越规矩、狂妄悖逆的祸患。观音菩萨脚踏祥云,手持羊脂玉净瓶,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她一路行来,观察着世间众生的疾苦。只见那人间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痛苦不堪。观音菩萨心中悲悯,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一位有大毅力、大勇气之人,将真经取回东土,拯救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