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59章 战争升级,被围困的高要!(1 / 1)

作品:《神话大秦:我高要,绝不太监!

毕竟这里可不是后现代那种灯火通明的世界啊!在这样的环境下,夜幕降临之后,城墙上的守军纵然瞪大眼睛,也难以看清那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中的具体情形。同样地,负责进攻的一方也是如此,他们身处黑暗之中,就连身旁战友的面容都模糊不清。

要是给每个人都配备一支火把,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为这太过耽搁时间和影响行动效率了。想象一下,如果举着火把去攻城,那不就成了活靶子吗?简直就是自寻死路!而且,在一片漆黑的状况下强行发动进攻,还没等到敌人的攻击到来,自己这边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混乱。更何况,南境军的弓弩手本来射程就更远,如果在黑夜中盲目进攻,连攻击的方向都看不清楚,又怎能有效地组织起防御呢?这仗根本没法打嘛!正因如此,在古代,黑夜通常不是发起进攻的好时机。

此时,二牛匆匆赶来高要的身边,身上明显有处理过的伤口的样子。

“主公,战场已经清理完毕了。目前我们还剩下三千名能够投入战斗的士兵,但同时有六百名将士身负重伤,暂时无法继续参战”

此时的二牛也同样是浑身浴血的来到了高要的身边说明了如今的情况,这种频繁进攻,对于守城的人来说,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而且要防守的位置可不是单单一面的城门,乌伤县只是一座小县城,在防守的时间,优缺点都是非常明显的,

乌伤县作为一个规模较小的县城,其独特之处便在于它并非像其他常规县城那般设有四座城门。实际上,这里仅有南北相对的两扇城门而已。如此布局对于负责守城的将士们而言,着实轻松不少。毕竟他们只需将防御重心集中于这两处,无需过于繁琐地兼顾多个方向,从而能更有效地调配兵力和资源。

不过这种结构所带来的弊端亦同样显着。由于该县城的规模有限,城墙相对低矮且不够坚固,当敌军数量众多、实力强大时,他们完全不必拘泥于从城门发起攻击。即便没有城门可供利用,凭借充足的人力,敌人仍可选择从其他位置的城墙展开攻势。正因如此,这座小县城的城墙很难抵挡住大规模军队的猛烈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防守一方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潜在的突破点繁多,使得守军不得不分散力量去各个可能被攻破的区域布防,这无疑大大削弱了整体的防御能力。一旦某个部位出现疏漏或防线被突破,整个城池都有可能陷入危局之中。所以,对于高要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部署兵力、最大限度发挥城墙的防御作用,并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在古代,每当行军打仗之际,不管是规模宏大的大战役,还是零星的小规模冲突,其战场选址往往都聚焦于关键的城池或重要的关卡。通常来说,这些城池大抵都是郡治所在之地。之所以如此,实乃因这类城池具备着极高的防御能力。它们不仅城墙高耸、坚厚无比,而且城中还能储备大量的战略物资。正因如此,有的时候,单单攻打一座城池就可能耗费数月之久,甚至长达半年乃至一年的时光。

反观那些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基本上很难成为大规模战斗的主战场。个中缘由其实很简单,一旦遭遇敌军重兵压境,即便城内军民奋起抵抗,但由于实力悬殊过大,最终也不过只是徒然地拖延一些时间,白白折损众多将士罢了。

所以呢,在不少古代的战争场景里,尤其是身处乱世之时,许多县令都会明智地做出抉择——主动向强大的一方投诚。他们这么做倒并非全然出于贪生怕死之念,而是想要借此举动来保护城中百姓和麾下士卒们的身家性命,同时也能保住自己的官身地位。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跟从哪一方势力似乎并没有太大区别。

当然啦,以上所述情形大多出现在乱世当中。若是处于和平年代,局势自然会有所不同。那时,各地官员或许更注重维护朝廷的统治秩序以及自身的声誉,而非轻易地选择投降妥协之路。

高要那时毅然决然地决定直接对乌伤县发起正面强攻,其原因无他,唯有一个“急”字!若重新筹谋、布置一场全方位的进攻,那所耗费的时间必定会延长。即便真的实施全面进攻策略,进攻的速度也未必会比这种进攻来的要快。况且,高要有十足的信心能凭借此役一举攻克乌伤县。然而,此前坚守乌伤县之人乃是为了拖住楚军前进的步伐。

可眼下局势已然逆转,攻守双方角色互换,楚军摇身一变成了攻击者,而高要这边则沦为了防御者,如此一来,巨大的压力便如泰山压顶般径直朝着高要袭来。其实,高要又何尝不知晓乌伤县难以防守?只不过令他倍感棘手的是,范增竟然可以未卜先知,精准预判出高要极有可能会自海上展开攻势。这种料敌于先的能力,着实给高要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