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3章 清末四大悬案(六)(2 / 2)
作品:《短视频通古今,全员破防了》历时36天,一个多月的旅程,他似乎在享受这段难得的闲暇时光。
然而,在他抵达江宁后,曾国藩的行为却出人意料。
在钦差大臣郑敦谨到来之前,他并未翻阅案件卷宗,也没有组织任何提审。这位经验丰富的官员,似乎在等待什么,或是在筹划着什么。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国藩在江宁的等待持续了两个月又11天。
这位第三任主审官的姗姗来迟,不禁让人心生疑惑。是路途遥远,还是另有隐情?他的缓慢步伐,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场景七:风雪赴任
郑敦谨,刑部尚书,以其勤奋和严谨着称于朝。
1月7日,当他踏入紫禁城,面对慈禧太后时,他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决心:无论案件牵涉到何人,他都将追查到底。
然而,天公不作美。郑敦谨的南下之路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所阻。道路被封,行程受阻,他和他的随从们不得不在风雪中艰难前行,走走停停,显得十分狼狈。
终于,在2月18日,郑敦谨一行人抵达了江宁。
他们的身影在雨雪中显得格外凄凉,仿佛一群落魄的旅人,与平日里威严的官员形象相去甚远。
这一天,恰逢除夕,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庆祝新年的到来,但郑敦谨没有时间享受节日的欢乐。
他匆匆赴任,一进门便关上房门,开始埋头研究案件的卷宗。他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案件的真相。
同时,他下达了命令:大年初二,升堂开审。
场景七:三审之重
戏剧性的高潮往往在最紧张的时刻到来,而历史的舞台上,这一刻也终于到来。钦差大臣、刑部尚书郑敦谨,68岁高龄,带着为慈禧太后查明真相的使命,以及为自己铁面无私的名声再添辉煌的决心,开始了对张文祥的三审。
然而,14天的审讯,却如同在迷雾中摸索,没有一丝明朗。张文祥的供词变幻莫测,自相矛盾,从捻军到海盗,从官府到兵变,再到男盗女娼,每个故事都像是另一场戏,让人难以捉摸。
为何不用重刑逼供?因为每个人都担心,一旦用刑,就会被怀疑有意灭口,掩盖真相。公堂之外,马新贻的家人在雪地中长跪,请求申冤;公堂之内,郑敦谨从最初的信心满满,到满腹狐疑,再到背脊发凉。
郑敦谨逐渐意识到,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司法案件,而是一场暗流涌动的政治斗争。幕后的黑手,操控着这一切,而案件的任何结果,都可能引发地方势力与朝廷之间的紧张对峙,甚至破坏江南地区的政治稳定。
此刻,郑敦谨第一次感到自己手中握着的,不是权力的权杖,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他心里非常明白,必须尽快结案,结束这一这一场政治游戏,以免局势进一步恶化,最终闹得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审了这么久,自己至今啥也没审出来,到底要怎么结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