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5章 牵线搭桥(1 / 1)

作品:《两宋传奇

次日,张明远和费无极在种雪带领下,来到渭水边,带着孩子们摘芦苇叶。但见渭水滔滔,大片芦苇绿油油的此起彼伏,随风摇曳。那野鸭子也嘎嘎作响,鸟雀渐飞渐远。孩子们欢声笑语,跑来跑去,玩的不亦乐乎。

种雪道:“我以后便有事做了,为这些孩子们。”种浩道:“妹妹以后做他们的厨娘可好?”种雪点了点头。

张明远道:“以后我们终南山也会来人,照看他们,为他们教书,让他们习武,做个文武双全之人。”费无极道:“为何不让他们上终南山去?”

种浩道:“也是,这破庙也不成,莫如上终南山可好?”扁头道:“俺看要问师父师叔。”阿长道:“我昨晚问了,他们说再做计较。”听了这话,张明远想不通,摇摇头,低下头去。

费无极道:“师父师叔莫非变了,为何不再乐善好施?”扁头道:“大嘴师叔也是如此。”种浩道:“他们一面之词,难以确信。恐怕这才是缘由。”

只听一声炸起,“你们都过来。”众人转过头,大嘴走了过来,后面是李长安、种师道。还有姚月挽着尹氏的胳膊。

那些孩子们跑来跑去在疯玩,种师道招呼张明远等人近前,吩咐道:“他们的确难知底细,不可轻举妄动。这收养孩子非同一般,如若被官府视为拐卖儿童,又当如何?”此言一出,张明远等人脸色煞白,大感意外。果然一队衙役近前,要将孩子们带走,都送到居养院去。

看着孩子们要走,种雪眼里含泪,却直打转转,无论如何也流不出来。种浩作为哥哥,如何不懂妹妹心中苦痛,便是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了。姚月拉着种雪的胳膊,种雪还要拼命挣扎,去士卒手里,夺回小女孩,那小男孩也一脸失落。

扁头和阿长近前,却被大嘴一把拦住,示意二人不可轻举妄动。种师道早让士卒拦住了种浩。费无极本要近前,李长安使个眼色,费无极低下头去,原来衙役目光如炬,凶色如刀。

张明远俯身蹲下轻轻拍着孩子们的手背,嘱咐道:“你们去居养院也好,以后我等会去看你们。”孩子们哭道:“大哥哥、大姐姐们,我们舍不得你们。”

费无极不胜伤感,紧锁眉头道:“我们也舍不得你们,不过天长地久,让你们在此,恐怕不妥。”眼看自己的谋划化为泡影,张明远和种雪面面相觑,悲从心来。

李长安劝道:“这世上有许多人在苦苦挣扎,你们也不能都去伸手救援。官府自有道理,我等还是安分守己的好。”

种师道叹道:“老夫多年前去东京,蔡太师便高谈阔论一番,如今朝廷的安泽坊、居养院、漏泽园、慈幼局,应有尽有。黎民百姓安居乐业,那也是官府的职责所在。我等能帮忙处要量力而行,不可逞强好胜,以免得不偿失。”种雪一脸不服气,张明远也不能明白。

费无极寻思道:“这件事,的确两难。帮也不是,不帮也不是。这世上叫花子古来有之。谁愿意天生低人一等,不到迫不得已,没人愿意去跪地磕头乞讨。”

张明远想起在东京和宋徽宗的往事,见到如今大宋子民的苦不堪言,心中五味杂陈,心想:“以后要多多将民间疾苦说给皇上听。”孩子们渐行渐远,那芦苇依然随风摇曳。

种雪不苟言笑,张明远再三安抚也无济于事。二人并肩而立,目光呆滞,看向哗哗作响地渭水。那鸟雀叫了几声,竟也戛然而止,悄无声息。惟有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渐渐垂落远山,一道红光扑面,洒在河面。

众人身上都红扑扑地,皆一动不动,好似石像矗立。种师道、尹氏、姚月、种浩和李长安、大嘴坐车远去。扁头和阿长拉着费无极头也不回,越走越远。留下张明远和种雪站在渭河边发呆。

张明远道:“妹妹为何不快乐?”种雪道:“有什么可快乐的。”张明远道:“莫非孩子们走了,你就伤心难过不成?我想他们去了居养院也不错。”

种雪道:“人生哪有什么快乐?只不过是自己找寻罢了。若春光灿烂,夏雨温柔,秋叶思念,冬雪浪漫,都不让你感到快乐,那一定是你不好,毕竟你没什么好心绪。”

张明远一怔,心中哭笑不得,明明在劝她,她反而又来劝我,心里不觉好笑,缓过神来,喃喃道:“这世上总是如此,急匆匆来,急匆匆走,不过是稍纵即逝,好似冬去春来,万物枯荣。这一生有许多事想去做,但总感觉力不从心。细细想来,恐怕也是自寻烦恼。毕竟人生在世,一日之内,也只不过在同一个地方做那么一件事就好。若忙忙碌碌,奔波往返,纵然一个时辰内就做许多事,又有什么用呢?或许有人沾沾自喜,引以为豪,但我却不以为然。来到这世上,本就不容易,要平心静气,慢慢走,慢慢看,不可走马观花,急火攻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成何体统?”不由捡起石子,往水中投去,只听咕咚一声,无影无踪,河面波光粼粼,惟有墨绿的芦苇轻轻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