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92章 刨根问底(1 / 1)

作品:《两宋传奇

张叔夜介绍道:“黄杨生长缓慢,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正因如此,才难有大料,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的木雕,黄杨雕常被初识者误以为是象牙。可以说黄杨木做成大件家具极难,如若出现,定是珍品。黄杨木那香气又轻又淡,雅致而不俗艳,实乃清香之极,还可驱蚊。黄杨木质坚硬,不怕水火。很适合做木梳或印章,朱勔进献皇上黄杨,皇上自然高兴便做了印章和木梳。睿思殿里的印章大多都是黄杨所作,后宫贵妃们的木梳皆是皇上赏赐的黄杨而作。砍伐黄杨也有讲究,听说要在天气阴晦,天上一颗星也不见的夜晚。用如此黄杨木做枕头,不干不裂。汉魏以来,帝王将相,都千方百计要寻找极佳黄杨为自己百年以后的棺椁题凑(帝王墓葬方式)。”众人听了无不赞叹,没曾料想这黄杨还有如此多的学问,非寻常人所知。

种溪调侃道:“高俅靠蹴鞠发迹,朱勔靠黄杨发迹,蔡京靠舞文弄墨发迹。他们都算有一技之长。”种浩道:“童贯又靠什么发迹?”种师道叹道:“当然靠蔡京,也靠他自己的本事。”

张明远道:“童贯我们见过,蔡京我们也见过,令人难以忘怀的便是他们的那双眼睛。蔡京的眼神如烈日当空,刺得人睁不开眼。童贯的眼神,令人望而生畏。好似寻常人的心思,被他二人看的清楚明白。”

费无极尴尬一笑,道:“莫非他二人是神仙不成,能知人肺腑。”张叔夜义愤填膺,道:“如今他们权倾朝野,一手遮天,无人可动摇他们。他们中饱私囊,偷天换日,掩耳盗铃,人神共愤,罪责难逃。”

种师道叹道:“朱勔这厮也好不到哪里去,苏杭一代有许多黎民百姓,深受其害,恨不得生啖其肉。蔡京和童贯虽说不亲自祸国殃民,但他们派手下人胡作非为。”张叔夜仰天长叹,道:“本官此番回京复命,恐怕凶多吉少。”众人惊道:“大人何出此言?”

张叔夜道:“我出使西夏也是情非得已,与蔡京在朝廷唇枪舌剑一番,他自然怀恨在心。如若被他抓住把柄,便会深受其害。”张明远劝道:“大人不必如此,皇上心里有数,自会主持公道。”

种师道冷笑道:“明远又是孩子话,刘法将军身首异处,蔡京和童贯欺下瞒上,皇上如何主持公道?皇上依然蒙在鼓里,你们莫非不知道?”众人嘘唏不已。张叔夜和种师道面面相觑,默然不语。

费无极见状,便劝道:“干爹,张大人,你们放宽心。如若有缘再面圣,我们定会劝导他。”种师道与张叔夜不约而同之际,摇摇头,笑而不语。

种浩见种师道神情肃穆,便安慰道:“爹爹不必如此,凡事自有定数。蔡京和童贯总会咎由自取,自取灭亡。”

种溪拉着种师道的胳膊,劝道:“爹爹如何不开心了?蔡京和童贯,还有朱勔,他们三个乱臣贼子,着实可恶。我若名扬天下,便要为他们作画。把他们画得其丑无比,让他们臭名昭着,遗臭万年。”众人破涕一笑。

张叔夜见众人兴趣大增,也笑了笑,叹道:“童贯也出使过辽国,那是政和元年的事了。童贯被封为检校太尉,由此官运亨通。皇上派他出使辽国,本官说:‘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皇上说:‘契丹人听说童贯打败羌人,因此想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本官只好默然不语。童贯使辽回来,权势更大,握有朝廷内外军政大权。于是他请求出兵进驻西夏横山,朝廷命他以太尉的身份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不久,童贯为开府仪同三司,签书枢密院河西、河北两房。不到三年,他主管枢密院事。另外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为太傅、泾国公。现到如今,世人皆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本官感慨万千,这乱臣贼子居然步步高升,官运亨通,实在百思不得其解?”此言一出,众人点了点头,沉默不语。

张明远听了这些话,自然知道,干娘提及过,如今张大人又说,可见,果然如此,顿时对童贯便愈加了如指掌,心下虽说恨之入骨,但童贯毕竟是朝廷命官,也只能忍气吞声,没什么办法,便道:“世上便有这般令人深恶痛绝的怪事,如之奈何?好人不长命,坏人却寿终正寝。坏人作恶多端却无人敢于反对,好人做了一辈子好事,只要有一点点过错便会被世人戳脊梁骨。”随即用手戳了戳费无极的后背。

费无极冷不防被戳到后背,心里发怵,不觉惊了一激灵,叹道:“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但蔡京、童贯、朱勔,却与众不同,他们心知肚明,如此飞扬跋扈下去,绝无好下场,但他们却执迷不悟,一条道要走到底,又当如何?”

种浩眉头紧锁,冷冷的道:“蔡京很会受享,如若不是亲眼所见,实在不敢相信。我与爹爹从东京回来,路过洛阳,遇到一个人,听了他的话,便瞠目结舌。”“哥哥别卖关子,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