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章 孔子于困厄中的毅然坚守——斯文传承的英勇担当》(1 / 1)
作品:《论语新论传统经典的当代意》原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孔子在匡地遭遇了被围困的险恶处境,他慷慨陈词:“周文王已然辞世,周代的文化遗产难道不都汇聚在我这里吗?倘若上天决意要让这种文化消弭于世间,那我这个后死之人必然无缘接触和掌握这种文化;但倘若上天无意让这种文化覆灭,匡地的这些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首先,“畏”,在此处意味深长,它生动地描绘了孔子所面临的充满威胁、危机四伏且令人胆战心惊的艰难状况。这不仅是身体可能遭受的迫害,更是心理上承受的泰山压顶般的巨大压力。
“匡”,乃是一个特定的地名,成为了孔子当时深陷困境的具体所在。
“文王既没”,“文王”所指的是周文王姬昌,他是周朝开基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为周朝的蓬勃发展和文化的璀璨形成立下了汗马功劳。“既”清晰地表示已经完成的状态,“没”则确切地指向死亡、离世这一终结。
“文不在兹乎”,“文”所涵盖的范畴广博而深邃,包含了周朝的礼仪典章制度、道德行为规范、文化经典典籍、政治治理理念等众多方面,是周朝文明光辉的集中展现与凝聚。“兹”在此精准地指向孔子自身,这句话掷地有声地体现了孔子对自身肩负传承文化使命的自觉认知和坚定担当。
“天之将丧斯文也”,在当时的社会观念中,“天”被视作一种凌驾于人类之上、神秘莫测且具有决定性力量的主宰存在,它的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丧”明确地意味着毁灭、消逝、不复存在。
“后死者”,指的是在文王逝世之后的众人,在这里主要是孔子以一种自谦却又坚毅的方式指代自己以及后来的人们。
深入剖析这段话,我们能够深切而强烈地感受到孔子在极端危险的困境中,对于传承周代文化所展现出的那种坚如磐石、毫不动摇的信念和至高无上的使命感。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文化传承的神圣担当
孔子在这生死攸关的困境中,始终坚信自己肩负着传承周代辉煌文化的重大责任,这种大无畏的担当精神令人发自内心地钦佩和敬仰。他深刻地洞见到文化的传承是一项无比神圣且不容推辞的使命,即便置身于生死边缘的危境,也决然不会有半分的退缩和丝毫的动摇。这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在任何时代和环境之下,我们都应当高度重视并无比珍视那些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传统,将传承和弘扬它们视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且主动地肩负起这一历史所赋予的神圣重任。
2. 对命运的豁达通透
孔子将文化的生死存续与上天那神秘难测的意志紧密相连,这充分展现了他对命运的一种豁达洒脱、从容不迫的态度。他既不会盲目地抗拒那人力难以掌控的命运洪流,也不会消极被动地坐等命运的随意安排。而是在笃信上天有着其自身主宰规律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坚定不移地守护着文化传承的崇高信念。这种深邃且高远的对命运的思考,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在面对生活中的诸多风云变幻和无常莫测时,应当保持内心的平和宁静、波澜不惊与坚定不移。
3. 信念的磅礴伟力
孔子始终矢志不渝地坚信,只要上天无意让文化就此泯灭,匡地之人便无法对他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这种强大无匹的信念,宛如一座高耸入云、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有力地支撑着他在困境中保持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和从容不迫。信念,作为一种强大无比的精神驱动力,能够赋予我们在艰难险阻面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能够勇往直前、披荆斩棘,永不退缩。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竭尽全力地培育和树立坚定不移、牢不可破的信念,为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和崇高理想提供源源不断、永不干涸的强大动力。
4. 自信与使命感的完美交融
孔子所展现出的自信,绝非是盲目自大和妄自尊大,而是深深植根于他对文化的深邃理解和精准洞察,以及对自身所肩负使命的清晰认识和坚定担当。他强烈的使命感使他的内心充盈着自信的磅礴力量,而这份自信又进一步激励和促使他更加刚毅果敢地履行自己的神圣使命。这深刻地提醒着我们,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要将自信建立在对自身存在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准确把握与深刻领悟之上,以强烈的使命感激发内心深处的自信,凭借自信的强大力量推动使命的圆满达成。
三、本章小结
在这一章中,孔子于匡地所遭遇的困厄之际,所展现出的对文化传承的坚贞不渝、对命运的豁达开朗、凭借强大信念支撑的英勇无畏,为我们矗立起一座巍峨高耸、光芒万丈的精神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