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章 曾子论德——谦逊、虚怀与宽容的君子风范(1 / 1)

作品:《论语新论传统经典的当代意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丰富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充实却像很空虚一样,被人冒犯了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朋友曾经努力做到过这些。”

首先,“能”在此处指的是在某个特定领域或多个方面具备出类拔萃的能力、才华和精湛的技能,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的事务,并取得显着而令人称赞的成果。

“不能”并非意味着绝对的毫无能力或一无是处,而是相对于前者,在特定的领域或具体事务上表现出相对较弱的能力水平、较为欠缺的经验积累或不够娴熟的技艺掌握。

“多”代表着在知识的储备方面呈现出丰富渊博、包罗万象的状态,在经验的积累上展现出深厚扎实、历经千帆的特质,在见识的广度上体现出开阔宽广、见多识广的格局。

“寡”表示在知识的储备量上相对稀缺、有限,在经验的积累程度上相对浅薄、不足,在见识的视野上相对狭窄、局限。

“有若无”,其中“有”确切地指代确实实实在在地拥有深厚扎实的学问根基、出类拔萃的才能禀赋或显着卓越的成就功绩。“若”具有如同、仿若、好像的含义。“无”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空无一物或一无所有,而是指在外在的表现和态度上呈现出不骄矜自傲、不张扬炫耀的低调姿态,仿佛自己并不具备这些值得骄傲和炫耀的资本。

“实若虚”,“实”着重强调内心深处拥有真实、充足且深厚的知识涵养和精神内涵。“虚”并非是空洞虚无、毫无实质内容,而是在外在的呈现方式上展现出一种谦逊、内敛、不自我吹嘘和不刻意显摆的平和姿态。

“犯”指遭受到他人有意或无意的、直接或间接的冒犯、侵犯、指责、误解、诋毁等不友善、不公正的对待方式。

“校”涵盖了计较、争辩、耿耿于怀、心怀怨恨、伺机报复、睚眦必报等一系列消极和狭隘的心理及行为反应。

深入剖析这些重点、难点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和深刻含义。曾子所倡导的“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绝非是对自身能力和知识的妄自菲薄或过度谦逊,也绝非是对他人能力和知识的盲目尊崇或过度美化,而是建立在一种对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客观、理性且深邃的认知基础之上。他深刻地领悟到,每个人都拥有其独特的观察视角、个体化的经验积累以及局部性的优势特长,即便在整体评估上看起来能力相对较弱或知识储备相对较少的人,在某些特定的细微环节、具体情境或者独特的问题处理角度中,也极有可能蕴藏着值得挖掘和学习借鉴的宝贵智慧闪光点。这种态度不仅仅体现了一种开放、包容和永不停歇的进取求知精神,更彰显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本质、追求真理的智慧洞察力。

“有若无,实若虚”所传达的核心理念,是一种对自身所取得的成就和所拥有的知识内涵进行高度自我反省和清醒理性认识的深刻态度。即便内心深处拥有丰富充盈的知识储备和卓越非凡的成就积累,也绝不因此而陷入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的陷阱,始终坚定不移地保持着一种平和、低调、内敛且不事张扬的处世姿态。这一理念深刻地反映了一种超越表面虚荣、浮华和功利的追求,致力于内在精神的不断提升、自我人格的完善塑造以及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进步的高远价值观。

“犯而不校”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种极其宽容豁达、恢弘大度的胸怀境界。当面临他人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的冒犯时,不是冲动鲁莽地急于反击或陷入无休止的激烈争斗与怨恨循环之中,而是明智而从容地选择以平和宁静、理解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和处理。这种非凡的态度并非是软弱怯懦或无能为力的外在表现,相反,它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强大自信、高度的自我修养和深邃的人生智慧的集中体现,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一时的意气用事和冲动莽撞而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对抗和不可挽回的损失破坏。

综合来看,曾子通过这些精妙绝伦的表述,入木三分地强调了谦逊、虚心、宽容等品质在个人修养的全面塑造和为人处世的智慧策略中的核心关键地位和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谦逊的力量

谦逊宛如一座蕴藏着无尽智慧和力量的宝藏,它如同一盏熠熠生辉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在求知与成长道路上不断前行的方向。一个真正将谦逊内化于心的人,能够果敢坚决地摒弃自我内心深处潜藏的成见、偏见以及盲目自大的优越感,以一种平等、尊重、敬畏和开放的姿态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展开真诚坦率、推心置腹的交流互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以敏锐细腻的感知力洞察并发现那些曾经被自己所忽视或未曾察觉到的自身不足之处,进而广泛拓展原本狭隘局限的视野格局,不断突破自我认知和能力的边界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