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章 起义之初(1 / 1)

作品:《三国之张氏天下

封、徐二位常侍打开信件,只见信中只写着“十常本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自保、蛰伏!”。这话虽然简单,但意义深远。它意味着在当前的形势下,太平道要韬光养晦,保存实力,等待更好的时机。而他们二人若想活命,则必须将十常侍团结一致起来!而封、徐二人自然也看出了张角的用意是让起义军暂时隐蔽起来,避免被朝廷发现,同时也提醒他们要保护好自己,等待时机再次起义。

“陶升,我们明白了。我们会按照大贤良师的指示行事,尽力协助你们。”封常侍说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寒苦出身,如今虽然有些地位,却在世家眼中依旧不过是一残缺不全的奴才罢了!

陶升看到他们坚定的态度,心中一阵欣喜。他知道,有了他们坚定的支持,起义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

徐常侍沉吟片刻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局势,防止更多的教众被捕。”

陶升点头赞同:“正是如此。我们需要尽快通知起义军首领,让他们采取措施,稳定局面。”

封常侍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之色道:“最近我们先断了联系,毕竟唐周究竟说了些什么,我们无从得知,而我二人今后自身难保,此事怕是还需你亲自动身了!”

陶升笑道:“为太平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何况区区舟车劳顿?”话毕三人当即起身,相互拱手施礼,随后各自离开。

然而,他们还未走出大门,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们心中一紧,知道事情不妙。

陶升反应迅速,一把拉住封、徐二位常侍,躲进旁边的房间。他们屏住呼吸,听着外面的动静。

脚步声越来越近,众人心跳声越来越快,就在三人紧张到窒息之时,然后脚步声,就停在了他们的房间外面。他们听到有人在外面低声说话,似乎是在商量什么。

陶升心中焦急,他知道,如果被发现,他们将面临极大的危险。他紧紧握住手中的刀,准备一旦有变就立刻出手。

然而,幸运的是,外面的脚步声最终远去了。陶升松了口气,他知道,接下来必须要更加小心行事。

然而,当唐周被杀的消息传到何进耳中时,何进大怒,当即进宫面圣,他一面下令全力捉拿马元义等人,一面向皇帝刘宏指责十常侍密谋造反!一时间,洛阳城中气氛紧张,太平道教众被捕者数以千计。

张角得知消息后,深感形势不妙。他知道,起义计划已经暴露,不过他还是选择了隐忍!毕竟起义之事知道的人并不多,而如今唐周已死,便死无对证!

而张牛角等人在陶升的建议下,召集洛阳周边数千太平道教众,往河内而去,却是欲要将马元义救出。

次日,张牛角得知官军将押解黄巾将领马义前往京都洛阳。他心中暗喜,决定于官军前往洛阳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一举歼灭官军,救出马元义。于是,他率领太平道教众,迅速找寻埋伏地点,终于于傍晚时分找到了一条险峻的山路,并埋伏于两侧。

山道两旁,太平道教众埋伏于茂密的林木之中,悄然无声。他们手中紧握兵器,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果敢。而张牛角则站立于一高处之中,密切关注着官军的动静。

不久,押解马元义的官军队伍出现在了山路上。在宁静的山路上,押解马元义的河内官军队伍悠然行进。他们人数约有千余人,如长龙般蜿蜒,但步伐却显得有些松散。

当官军行过半驶入埋伏点之时,山林中突然一阵骚动。原来是张牛角率领的太平道教众已经悄悄接近,他们埋伏在树林中,见时机成熟便发起了攻击。张牛角目光如炬,他看着眼前的官军队伍,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弟兄们,准备战斗!”张牛角一声令下,顿时太平道教众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官军。一支支带着强烈杀意的箭矢破空而出,呼啸着冲向官军队伍。

官军在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面前乱作一团,一些士兵惊慌失措地试图组织起防御,但大多数人则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搞得手忙脚乱。他们原本以为这次任务只是一次简单的押解,却没想到会遭遇如此严酷的考验。

张牛角策马冲在最前,他的眼中闪烁着熊熊杀意,白绕、余毒、眭固。随着他的指挥,太平道教众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如同狂风骤雨般冲向官军阵地,丝毫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战斗在短时间内达到了高潮,双方你来我往,战况异常激烈。太平道教众的箭矢、刀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与官军的器械交相辉映。而官军虽然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在战术上却明显高于太平道教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逐渐明朗。尽管官军战术高明,但在张牛角等人的勇武之下,以及太平道教众数倍于官军的优势下,官军开始逐渐溃败。而官军的溃败则助长了太平道教众的气势,他们的攻击更加狂暴了起来,一个个如同狂潮一般汹涌澎湃,顿时官军死伤无数一时间,山路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马义在囚车中目睹了这一切,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这是他必须面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