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五回 左邻右舍一家亲(1 / 1)

作品:《民间春秋

(邻里相帮无彼此,孩童嬉耍日复日;天长日久见人心,左邻右舍一家亲。)

耿老爹家的左邻也姓“耿”,叫耿憨。但他们家属于外来“耿”姓。耿憨从小特别憨厚实在,长辈们都亲切地叫他“憨子”。叫来叫去,“耿憨”就成了他的名字。于是,年龄比他小的同辈人就喊他憨子哥,小辈们则喊他憨伯、憨叔。

耿憨与耿老爹同年同月生,只不过耿老爹的生日略大几天而已。他俩打小儿就很投缘,由于年龄仅差几天,所以相互之间习惯于直呼其名,几乎从来不称兄道弟。不过,后来各家的女人们之间却喊“嫂子”或“弟妹”,娃娃们也喊“大娘”或“婶子”,“伯伯”或“叔叔”了。

耿憨娶妻裴氏,娘家在离镇两里远的村子里,村名是镇头村。因为那个村子水田较多,所以是乡镇周围最富裕的一个村庄,“三六九”集市上大半的蔬菜、西瓜、香瓜等,大多产于这里。

耿憨家的院落里只在北面和东、西两侧盖了房子,南面只有几间简易棚子。在简易棚子的一侧,长着一棵不大不小的繁茂杏树。这棵杏树年年硕果累累,杏儿大、核甜。每年麦收时,犹如青核桃大小的杏儿就熟透了。裹着一双小脚的裴氏不便登高摘杏,耿憨就踩上高凳子,提上个小竹篮,小心翼翼地摘杏儿。等到摘的杏儿快装满小竹篮时,裴氏在树下伸手接过来,轻轻地放进地上的大篮子里。所有的杏子全部摘完后,耿憨从高凳子上跳下来。裴氏乐呵呵地从篮子里挑一个最大的杏儿递给丈夫。耿憨笑着接过来将杏儿掰开,将带核的那一半递给妻子,然后就一边吃着杏儿,一边走出门,或下地干活,或去小粉坊里忙活去了。

裴氏随手拿来两个小笸箩,将杏儿分成三份。大篮子里的一份儿留给自家娃儿们,提回屋里放了。转身出来,端起一个小笸箩急急忙忙地出门儿去了。

裴氏先给隔壁耿老爹家送去一小笸箩;然后,又给董家送去一小笸箩。这似乎成了惯例,年年如此。

除了种两亩水田和三亩坡地外,勤快而颇有几分经济头脑的耿憨自个儿开了一个小粉坊,还养了几头肥猪,日子过得倒也殷实。小粉坊就在南大街上,差不多在十字大街与家的中间,是个特别宽敞的大院儿。大院儿里盖有一溜儿10来间房子,耿憨只将其中的三间作为粉坊,其余的,随意地堆放着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猪圈就在正面靠西向阳的地方。由于有充足的粉渣和粉浆喂养着,所以猪们生长得非常肥,每年都能为耿憨家带来不菲的收入。此外,粉坊大院靠大门的一侧盖了一溜儿宽敞的马厩,是专门为买粉条、送土豆的车马准备的。在这里可以给大牲口喂草料、饮水什么的。

每当粉坊里活儿多时,裹着一双小脚的裴氏也经常过来帮忙。她会把晾晒到半干的粉条,一把一把地弯曲捆扎成不大不小的把儿,做得比丈夫还好!

耿憨与妻子裴氏生有两男一女,女儿耿秀比耿老爹家的大女儿耿英大一岁,不但人长得水灵,而且心灵手巧、温顺善良。受耿老爹家的影响,耿憨夫妻没有给自家的女儿缠足;所以,当大多数人家四、五岁的女娃儿在家里饱受缠足之苦时,耿秀儿和耿英却能与附近的一些秃小子们一起快快乐乐地疯玩儿。耿憨的大儿子青山和二儿子青-海是双胞胎,比耿秀儿小三岁。两兄弟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不常见的人根本分不出来哪一个是哥哥,哪一个是弟弟。

耿老爹家的右邻姓董,名家成,年长耿老爹一岁。两人虽不是同姓,但打小儿就以兄弟相称,很是要好。董姓是镇上的第二大姓,但在镇南这一片儿住的,却只有董家成一家。

董家成娶妻刘氏,娘家住在离小镇八里远的刘家庄,那里盛产各种水果,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在“三六九”集市上,摆水果摊的人大多数是刘家庄人。

董家成家的院落里只在北面盖了一溜儿非常宽敞的正房。其他的建筑,除了大门和西南角上那个带有房顶的宽大茅房之外,再有就是紧挨着茅房的那两间简易棚房了。

在董家院落里,另一个很显眼的,就是在那两间简易棚房的旁边长着的那棵高大的团枣树了。董家成从小儿就听他爹说,这棵团枣树还是他爷爷小时候亲手栽的呢!如今,尽管树干树枝有些老态龙钟的样子了,但每年仍然还会挂枣。每逢深秋时,一阵秋风吹过,那些即将成熟的大团枣儿总会有一些掉到地上。这个时候,不用招呼,三家的娃儿们一总儿会不约而同地跑到树下来捡枣儿吃。就这样,因为隔三岔五的刮风,树上的枣儿也就所剩无几了;所以,董家成夫妇俩从来不用动手打枣儿。

为了家里吃水用水方便,董家成就在自家的院子里打了一口水井。因为这一片地势比较低,所以没有费多大劲儿,就打出了一口水很旺的甜水井。从此以后,耿老爹家和耿憨家就再也不用到上百步开外的那口公用水井上去挑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