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72章 阿娘挑衅仇满腔,男儿奋起刃寒光(1 / 2)
作品:《汉末逍遥游之黄巾浩劫》小师妹见长卿这没配合,兴致更高,继续学着长卿平日里说书的样子说道:“列为看官,今儿个给您讲一段故事。
话说十几年前,有个叫张口的少年,年仅十三。他那母亲,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性情乖张,嘴里从不饶人,周遭邻居都管她叫‘恶妇’,周围十户邻居,倒有八户跟她红过脸、吵过架。
有一日,这张母路过邻居王新家门口,瞧见他家二子王富在门口闲坐。也不知那王富嘴里嘟囔了句啥,张母张嘴就朝王富吐了口口水。那王富向来知晓张母的泼辣性子,不想惹麻烦,就没跟她计较。
约摸过了一刻钟,张母返回时,变本加厉,直接把口水吐到王富脸上。那王富年轻气盛,哪还忍得了,抬手就给了张母一巴掌。
这一下,两人可就扭打在了一块儿。张口的姐姐跑回家拿了根扁担递给张母,张母抄起扁担就朝王新三子王军的脑袋打去,打得王军头破血流。
王军也不是吃素的,顺手捡起一根木棒,使足了劲一棒子砸在张母头上。可怜那张母,当晚就一命归西。
后来官府来查,认定是张母挑衅在先,就判了王家三子王军七年劳役,还让王家赔偿了张母的丧葬费用。
按理说,这事儿本该就这么过去了。
可谁承想,那时年幼的张口,是个孝顺孩子,母亲这一去,他心里那口气怎么也咽不下去,早早就埋下了复仇的种子。
岁月匆匆,张口长大成人,跑去边关参军,在军中练就了一身好武艺。
等他卸甲回乡,见王家几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复仇的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强烈,终于下定决心动手。
就在前些日子,张口瞅见王家大儿子和三儿子上山祭祖,他怀揣利刃悄悄跟在后头。
等这两人回来,在人家家门口就把二人给刺死了,接着又冲进王家院子,把王家老爷子王新也刺成重伤,王新最终也没能挺过去,一命呜呼。
随后,这张口到也光棍,自己跑到官府去自首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长卿正听得入神,小师妹却突然闭口不言了,还来句长卿说书时的口头禅,这把长卿气得,给了小师妹一个白眼。
旁边的郑姜又拍了长卿脑袋一下,长卿这才投降,着急地问道:“后来呢?”
小师妹故意卖个关子,眼神瞟向茶杯。长卿会意,急忙给小师妹倒上茶水,讨好地说道:“快接着讲。”
小师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才继续说道:“官府也不敢擅自决断,听说已经上报朝廷了。”说罢便拿起一块糕点吃了起来。
长卿瞪了瞪眼睛,“继续啊!”
小师妹咽下糕点,又喝了口茶,说道:“没了。”
长卿一脸不可思议,愣了片刻,问道:“没了?”
“是啊,故事就到这里,朝廷还没回信呢。”小师妹一脸无辜。
长卿纳闷了,说道:“这种案子还用上报朝廷?这还不明显吗,杀人偿命啊!”
这时郑姜开口说道:“你对朝廷还是了解不多,自武帝独尊儒家以来,儒家提倡血亲复仇,所以说这案子没那么简单,故而官府才不敢擅自结案。”
长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同时心中暗自想道:在古代,涉及情理与法理的争端,处理方式往往较为复杂。汉朝独尊儒家,而儒家提倡血亲复仇,在一定程度上对此类案件会从轻处理。但在后世,法律禁止私力复仇,而是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纠纷,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几人都没注意,这时老陶和张宁站在身后,听着小师妹说完了全部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