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2章 不管需要什么,我们都要试一试!(1 / 2)

作品:《调查我孙连城,你侯亮平够格吗?

在一次讨论会上,双方就研究方案的细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按照我们的习惯,这个步骤应该这样进行。”

中方团队的程国良指着方案,情绪有些激动地说道,“我们一直以来都是遵循这种严谨的逻辑顺序,每一步都经过了反复的实践验证,从未出过差错。”

“不不不,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样做效率更高。”国际机构的一位代表连连摇头,蓝色的眼睛里透着坚定,“我们更注重创新和突破,这种传统的顺序有时候会限制思维的拓展。”

张含文忍不住说道:“但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效果也不错啊。我们不能轻易改变已经成熟的模式,这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对方的另一位成员则反驳道:“那只是你们的经验,我们有更科学的方法。”

“我们的方法是基于大量的数据和先进的理论模型推导出来的。”

“可是你们的数据和模型能完全适用于我们的情况吗?”中方的一位年轻成员也加入了争论,“不同的环境和条件,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那也不能因循守旧,不尝试新的可能。”国际机构的代表提高了音量。

一时间,会议室里充满了争论声,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孙连城看着双方僵持不下,心中暗自着急。

他知道,这样的文化差异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合作的进程。

窗外,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飘来了几朵乌云,风也渐渐大了起来,吹得窗户发出“啪啪”的声响。

中方团队的成员们心里都有些不满。

“他们怎么这么固执,不理解我们的做法。”程国良在心里抱怨着,“我们的经验明明是可靠的,为什么他们就是不愿意相信。”

国际机构的代表们也觉得很无奈。

“明明我们的方法更好,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接受?难道是害怕改变?”

邓子明教授这时站了出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先别激动,我们都希望项目能够成功,只是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我们在思考和做事方式上有所差异。”

“我们应该互相理解,寻找一个折中的办法。”

大家听了,都陷入了沉思。

经过一番沟通和妥协,双方终于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看来互相理解还是很重要的。”张含文松了一口气。

在那场激烈的讨论之后,双方都冷静了下来,开始思考如何在碰撞中寻找融合的可能。

经过几天的反复交流和探讨,大家逐渐发现,虽然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但彼此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推动研究取得成功。

“或许我们可以把中方的严谨逻辑和我们的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国际机构的一位代表率先提出了想法。

孙连城眼前一亮:“这个思路不错,我们可以在保证步骤准确的基础上,尝试引入一些新的元素。”

程国良也点了点头:“对,比如在数据采集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技术,同时运用我们的方法进行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