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60章 终极武器(1 / 2)
作品:《民国大文豪》李斯年提及的张謇,乃是清末“江苏五才子”之首,被誉为“华国的大实业家、大教育家”,也是国内棉纺织行业的先驱之一。他曾受张之洞之命,在苏省南通市创办了大生纱厂,这家工厂至今仍在运营,但在今年的产业危机中也岌岌可危,历史上明年就会走向破产。
李斯年回应道:“张先生是光绪二十年的状元公,我父亲在科举一途上曾与他有过交流。”
荣德胜满怀好奇地问道:“不知令尊是哪一位?”
李斯年回答:“家父是李和泰,他老人家曾在浙省巡抚廖寿丰麾下担任要职,现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
荣德胜顿时明了,露出恍然之色:“啊,原来你是润民公之后,真是失礼了。李兄弟,你之前怎么没跟我提过这事?令尊在家乡修桥铺路,资助贫寒学子,我们兄弟也是深感钦佩,数年前,我等还有幸亲自登门拜访。另外,我与你的两位兄长也多有交往。”
说完,他转向李泰然,不解地问道:“李兄,你可真是深藏不露,竟没提及过你和润民公还有这层关系。”
李泰然之前对李斯年印象不佳,还不确定自己女儿的这门亲事最终是否能成,因此在外人前面向来三缄其口。
李斯年成年后就出国留学了,还真不清楚父亲在江浙一带的威望与影响力。
有了父亲润民公的光环加持,荣氏兄弟更不敢小看李斯年了,屋内谈话的气氛更加融洽了。
荣忠敬说道:“小友不妨再和我说说关于产业链方面的独到见解。”
于是,李斯年又详细的介绍了自己对于产业链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产业链优势做大做强企业。
李斯年说道:“其实那天酒会上我就已经和荣先生说过了,衣食住行,乃民生之根本,市场潜力无穷。当前棉纺业的困境,归根结底只是暂时的供需失衡所导致的销售受阻。我坚信,只要能够熬过这段艰难时光,明后年棉纺业必将迎来崭新的发展高峰。”
他继续深入剖析:“与我国相似,倭国今年亦遭遇了棉纺业危机。但他们的政府将棉纺业视为创汇的重要支柱,因此大力扶持,近几个月来已向该行业提供了巨额的特别贷款,以助企业挺过难关。荣先生,您何不尝试向北洋政府申请援助?毕竟,棉纺业对政府的税收贡献亦不可小觑。”
荣忠敬叹息道:“倭国政府的举措我亦有所耳闻,甚至考虑过向倭国正金银行申请贷款。然而,对于北洋政府,我实在是难以寄予厚望。”
荣德胜接过话题,满怀感慨地回忆道:“回想起1912年,那是民国初立之时,政府宣称要通过奖励实业等举措来振兴经济,还在京师隆重召开了全国临时工商会议。我当时满怀期待,代替兄长出席了那场盛会。全国各地的商界精英齐聚一堂,热情洋溢地提出各种建议,计划着由国家牵头招商,兴办机械制造、轮船、火车及军械等产业。然而,十多年过去了,你们看看,这些计划有哪一项真正落地了呢?”
这番话引起了在座三位商人的共鸣,除了李斯年外,他们都对政府的作为表示失望。
李泰然愤慨地说:“这个政府已经腐朽透顶,对外软弱无能,对内却横征暴敛,残酷镇压。我看孙先生领导的南方革命政府迟早会将它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