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66章 不同的含义(2 / 2)

作品:《大明:不一样的大明帝国

看到徐允恭试图将锅甩向自己。

在这种状况之下就算铁板一块也会有些不服。

何况此时胡科尔早已坚定了摆脱诏狱这魔窟的决心,不可能去承负与自己全无关联的重担。

与此相反的是,此时的徐允恭面色异常沉郁,他的脸庞上显露出难以掩饰的情绪。

在他担任锦衣卫统领的时光虽短,但借着父亲的声名以及皇帝赐予的信物,在整个锦衣卫的系统中,言辞之重要性对于徐允恭而言不可小觑。

拥有此双重背景加持,寻常问询犯人时,徐允恭不曾遇上太多障碍。

在官场上滚打过的囚徒明白,皇室与魏国公的支持在这个时代至关重要。

于是,徐允恭在负责诏狱期间尽管并非一切皆顺利,诏狱内部也未碰到让徐大公子愁肠百转的问题。

某一天,他本以为不过是引导了一个柔弱书生参与审查,预料中的事宜会在他掌控下迅速完成,却料不到原本只懂得游说、蛊惑人心的人,在他展现出统领权威之时并未立刻俯首称臣,反而呈现出一股不同寻常的坚毅。

这一连串小插曲,瞬间点燃了徐允恭心中的复仇烈焰。

只见锦衣卫指挥使,这位掌握巨大权势的人物,此刻却拿着小巧的拔舌钩,熟练地将其来回转动,动作尽管生涩却不显违和。

转动刀子的同时,他的眼神充满了嗜血的冷酷,而那寒光似乎穿透了在场之人的眼睛。

面对直接威胁,胡轲亦无后退之意。

双臂被绑住的他,迈前左腿摆出弓步,一副单打独斗的姿态。

微风忽至,刑室内的两根火炬摇曳,增添了几分诡异气氛。

当胡轲展现出应战之势时,军旅出身的徐允恭却并未采取防御动作,他是真正的武将之子,纵使现走的不是武将道路,从小养成的习惯仍然难以忘怀。

对于胡轲这副架势,虽然显得势不可挡,但在徐允恭眼中,其攻击性仿佛是市井恶少之间的打斗。

他向胡轲承诺,只要供认和毛骧合谋脱狱的事态,今天保证不会故意折磨他。

这种对话间流露出的讽刺意味,源自于对方的行为让他感觉滑稽而又不道德。

此时的诏狱似乎久违了光芒,指挥使的嘴上却说着违背道德的言辞。

这番对话揭示的不仅仅是一段紧张对峙的局面,更反映了权力与人性、规则和背叛的微妙平衡与扭曲,展现出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充满着复杂的互动与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