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6章 设立悬剑司(1 / 1)
作品:《大宋第三帝国》杨勇为了试探小皇帝是不是要真的控制军械司,于是让兵部草拟了一份一万人的装备需求,各种手续办好后,差人送往了军械司。
王华阳看着兵部的装备清单,三千套弓箭、三千把长枪,四千把砍刀,一万套铠甲,这妥妥的可以将一万平民武装起来。
王华阳看着交办手续,上面有兵部尚书、右太尉杨勇、左太尉文天祥、丞相陆秀夫的签字。
兵部尚书确定是杨勇的人,陆秀夫是自己的人,文天祥虽然是自己的帝师,但是七年来,文天祥似乎对朝局并不关心,只是在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王华阳并不敢确定文天祥是属于自己的人还是杨勇的人。
杨勇原本在大宋是没有机会进入大宋权力核心圈的,但是就是因为是杨太后的族弟,被杨太后一手扶植起来的,而杨太后还自以为杨勇从张世杰、陆秀夫手里夺来的权力将来是要还给赵昺的,因此这么多年也是放任杨勇做大,如果没有杨太后,杨勇一个被俘之人,根本就不可能得到陆秀夫的重用。
王华阳看着军械司这么多年的借还记录,又看着兵部的一万套军械需求,陷入了思考。
大宋在来到巴郎盖岛后,在王华阳的建议下,张世杰就已经建立了一个一千人的斥候军,张世杰去世后,大宋在宋岛也稳定下来,斥候军随之也被裁撤,王华阳、杨太后、陆秀夫之后获得的信息都是各地的奏报。
但是各地的奏报经过层层的审核,到达他们三人这里时,都是下边甚至是杨勇想让你看到的信息。
王华阳和陆秀夫常年深居皇宫,对外边的事情知之甚少,而陆秀夫又是大宋丞相,根本没有时间出去体察民情,如果下边送来的奏报是假的呢?
其实宋朝建立的时候,是建立的有专门的情报组织的,那就是赫赫有名的皇城司。
皇城司,它还有一个旧的名字叫武德司,它的组成人员是宋朝的禁卫军,这个武德司在五代十国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武德司的作用仅仅是刺探敌方的情报,对内作用有限,到了赵匡胤时期,才成为皇宫的重要组织,专门就是为宋太宗刺探情报,了解军情,尤其是军队这块,赵匡胤特别重视。
毕竟赵匡胤就是靠着陈桥兵变才黄袍加身做皇帝的,所以他也害怕部下效仿他一样,夺取他的皇位,故设立了皇城司。
皇城司在宋太祖时期最为辉煌,据说有数万余人,这些人可不是普通人,都是从军队中选出来的优秀人才,并且家世清白,才可以进入这支部队,明面上是负责保卫皇室安危,暗地里却在刺探情报,尤其是那些军官的动向。
皇城司这支部队跟军械司一样,属于皇帝直接管辖,除皇帝外,任何人无权调动。
但是作为特务监察机构,皇城司本身就极受官僚集团忌惮。
并且皇城司不受地方法律约束,多有皇城司不法之徒假借皇城司名义行贪赃枉法之事,因此两宋之间,皇城司经常遭到百姓和官员诟病,不时有官员上书弹劾皇城司。
南宋小朝廷南迁时,皇城司主要官员跟随谢太后一起被蒙古人俘虏,张世杰、陆秀夫新建的南宋朝廷,之后一直忙于跟蒙古人作战,根本来不及设立皇城司,只是建立了简单的斥候部队,而在大宋岛复国后,由于皇城司广受诟病,加之小皇帝年龄太小,众大臣一致通过决议:取消皇城司建制,作为对杨太后的妥协,军械司得已仍旧有皇帝直辖。
没有了皇城司,这也就造成了现在王华阳得到的消息只能是有丞相及六部官员送来的奏报。
王华阳越想越后怕,杨勇既然想篡权夺位,就只会让王华阳看到他认为王华阳可以看到的东西。
看样子斥候军还得建立起来,并且建立起一直专职服务于皇帝的斥候军,让王华阳随时可以了解民生疾苦,也能知道各位大臣的动态。
皇帝的专属斥候,那不就是朱元璋的锦衣卫吗?
锦衣卫是明朝的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