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86章 大魔王终于又变身了(2 / 2)
作品:《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那么换高明是这郓城县居民,也会没精打采的躺平姿态。
这种形式即使在开明得多的后世,也会全方位影响到一整个县的活力和风气。
后世的话还可以离开,另谋他处。
但古代真不行。
宋代即使关于户口方面不管制,是开放的。
但老百姓的思想并没有解放。
这种封建时代里讲究的是人离乡贱。
对,没有土地的人基本就等于贱民。
没土地就没有根,在这时期来说就叫盲流,任何街坊都不信任你。
因为大家会有种下意识,盲流都是那种不嫌事大、乱来一通,大不了拍屁股走人的属性。
本地人都有土地,或者有间小茅屋,再不至也有祖坟在。于是居于这时期的孔圣文化,本地人谁都有太多放不下的包袱和责任。
也就形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规矩文化:哪怕遭了灾害,哪怕吃草根树皮,也很少有人会离开家乡去别处找吃的。
因为一但离开,在其他地方,这群去逃难的人就成为了“无根盲流”。那是从知县老爷领头,就绝对不信任的群体。当地人当然不用问,更排斥这些别处逃难而来的盲流。
这从底层逻辑讲,是大家觉得这些连自家祖坟、田地都能放弃了的人,他们在这里连地都没有,更不可能和咱们同甘苦同患难了。
大概率是能吃就吃,能拿就拿,甚至抢偷也可能,所造成的破坏与他们没相干,大不了换个地方去,反正都是盲流!
所以封建时期来说,土地几乎就是所有人的命,所有人的根。
哪怕土地本身不能产出让你吃饱的东西,但它就是你的面子你的信誉、你的一切!
有土地,街坊邻里就会默认你是个大灾时候,和大家一起饿一起苦熬的人。
有强盗来了,大家会默认你是个会和大家一起保护自己土地和祖坟的人。
其实哪怕开明的后世其实也有这样的观念,只是比较隐性而已。
譬如一个城市里,你有一套属于你的房子,和你是租房住的人相比,在外面社交时候,肯定是不同的待遇。
这些,就是人离乡贱的基础逻辑。
而根据高明理论:在工业文明前的封建时代,土地的分散,虽然无法享受集约化生产带来的效率提升。
但是!
土地在老百姓的手里越均衡,几乎就代表着社会稳定度越高,抵抗外敌时越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