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十二章 执法青天——龚永吉(1 / 1)
作品:《史事讲将1三国明》龚永吉,字天民,号澹斋,浙江义乌龚大塘村人。官至大理寺卿,为官40余年,两讨麓川、五征川夷,南征北战,戎马生涯20年,平冤狱、决疑案,公正廉明,人称“龚青天”。
龚永吉,其父龚泰秉节尽忠,于南京金川门投城殉难时,龚水吉年仅4岁,龚泰殉节后,母亲傅氏带着他和两个姐姐扶柩回乡,依靠叔父龚寿为生。龚永吉自幼聪明伶俐,喜好读书,长辈见其秀异无比,都暗自欢喜,谓龚氏后继有人,平日对他十分钟爱。7岁时,入学攻读《四书》、《五经》,过目不忘,他谙晓大义,发誓继承先父遗志。龚寿之子龚徵士亦经常勉励他说:“我家世代书香门弟,且父辈均有报效国家之良臣、我们应努力学习,以继承先人遗志。”因受家庭的熏陶,龚永吉少年老成,言行举止,宛若成人,人们都称赞他气度不凡,日后必成大器。
龚水吉被选入县学为生员,其从兄龚徵士则经常来往于县城和家庭间,送菜送衣,问寒问暖。龚永吉出仕后,龚徵士又挑起全家生活之重担,步其父龚寿的后尘,龚永吉与龚徵土,仍效续着父辈的人生相携楷模,二人虽为堂兄弟,但情义胜过同胞。龚永吉入县学后,学习更为勤奋,诸子百家之书,无不涉猎,行文务求真实,从不用浮浪之语去牵强附会。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县学掌教胡同春称赞说:“此子深得圣人文章之要领,日后前程不可估量,不能等闲视之。”龚永吉除发奋读书外,还颇工书法,他尤善楷书,深悟王、钟笔法之精要。
龚水吉中浙闱乡荐会试乙榜,赴京会试,未中,入太学,在太学中,以才华着称,名动六馆。龚永吉出仕后,清正勤谨,卓有政声,终于引起了兵部尚书王强的关注,日后,他成了王骥的得力助手。
朱棣率“靖难师”夺皇位时,其次子朱高煦立下了汗马功劳,朱棣封他为汉王,坐镇云南,他不肯去,改封坐镇青州,他又不肯行,懒在北平不走,并以李世民自居。朱高煦自持功大,日益骄横,连朱棣也不放在眼里,他蓄养亡命之徒,私造兵器,朱棣为防不测,便将他贬谪到山东乐安州。朱棣驾崩,由长子朱高炽即位,即历史上的仁宗皇帝,谁知朱高炽只做了一年零十一天的皇帝便一命呜呼了,于是由儿子朱瞻基即位,即历史上的宣宗。朱高煦被贬谪后,心中忿忿不平,他利用皇帝频繁交替之际,竟然效仿其父起兵“靖难”。宣宗听从大学士杨荣之言,御驾亲征乐安州。时龚永吉刚授职不久,因为被王骥看重,被授命护驾征讨乐安州,朱高煦的军队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王师旗开得胜,很快便奏凯班师了。
龚永吉因护驾有功,被宣宗器重,被举荐为会试掌卷官,三年期满考绩上乘,升阶承事郎。朱瞻基驾崩,由年仅9岁的儿子朱祁镇即位,亦即历史上的英宗,龚永吉升武选清吏司郎中。宦官王振乃朱祁镇年幼时即朝夕侍侧的太监,适值王骥奉旨筹边,迟延未复,王振乘机诬陷王骥图谋不轨,代英宗下旨将王骥下狱。龚永吉因是王骥的得力助手,在劫难逃,被贬谪至陕西平凉,平凉地处边境,生活十分艰苦,人皆为之不平,但龚永吉毫不介意,忍辱负重奉命赴任。
在太皇太后的直接干预下,王骥被释出狱,官复原职,英宗要他负责抵抗外来侵略的军事行动,王骥又极力保举龚永吉辅佐副总兵都督赵安、兵部侍郎柴车出征。英宗准奏,即命快马至平凉宣读诏书,龚永吉奉命在平凉与赵安、柴车合兵一处,过海子赤林、渡流沙河,直抵铁门关。在与北国交兵中,他献计献策甚多,并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屡立战功,因功着而官复原职。
龚永吉被贬谪平凉时,母傅氏去世,但因属被贬官员,行动不能自由,无法回家奔丧。现今官复原职,母亡已逾三年,他向英宗提出了归里祭扫先母的请求,但恰逢南方战事又起,龚永吉的祭扫先母之愿又成泡影。云南孟养府苗民首领思任发久存反叛之心,他看北国犯边,乘机起兵谋反,占缅甸,犯麓川,气焰十分嚣张。英宗命王骥亲自挂帅领兵征讨,龚永吉随军辅佐。
王骥率兵15万,分三路杀往云南,他多次采纳龚永吉的计策,火攻木笼山连破七寨,矢射铳击大象阵,大败蛮军,思任发的叛乱终于被平息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方战争刚刚结束,西北边战祸又起。因此,王骥所统的大军不能班师回朝,而是奉命开赴西北的延绥、宁夏、甘肃等地去征讨犯边的北国了。龚永吉通过详细的侦察,对远近各处的险关易隘均了如指掌,为王骥破敌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王师凯旋,龚永吉功不可没,朝廷中的文武大臣均以王骥能知人善用而称道,谓龚永吉“其德真足以致君而泽民,其才真足以折冲而御侮”。战争结束,龚永吉两次提出归里祭扫先母之请求,终于获准回乡,时距母丧已长达十年之久,服孝期满,回京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