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十一章 大夏政权——明玉珍(1 / 1)

作品:《史事讲将1三国明

明玉珍,随县人,元末义军领袖,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参加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任元帅。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之后,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明玉珍病故,子明升继位,后大夏被朱元璋明军所灭。

最初明玉珍召集乡中民兵千余人,固守青山,并没有反心,最初的目的只是出于自我保护而已,这种事情其实很普遍,天下大乱之时,凡是有条件的都会想方设法的团结众人,增强力量,这样才能在乱世中,提高存活的概率。至于后来为什么会参加起义军,或者说参加徐寿辉的起义军,是摄于徐寿辉的威势。“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徐寿辉将自己的条件摆在那儿,若是加入自己的起义军,那么以后定然共富贵,有我肉吃就少不了你酒喝,大家一起图谋天下,若是不加入我,那么久不好意思了,咱们枪刀上见真章,我必定率兵前往屠杀。

虽然说明玉珍有两个选择,加入徐寿辉和不加入徐寿辉,但严格说来,明玉珍也只有加入徐寿辉起义军这一个选择,论实力明玉珍远逊于徐寿辉,如果徐寿辉真的领兵来犯的话,只有引颈就戮这么一个结果。所以严格来说,明玉珍参加农民起义军,算是被逼无奈,明玉珍娶妻彭氏,有子明升、明重、明昭,其中明昭是义子,明升早在明玉珍自立为帝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

明玉珍身长八尺重瞳,最初曾任弓箭队的头目,被流矢射伤右目,因而得了一“明眼子”的绰号,是一位“独眼龙”。后来他升为元帅,驻守湖北沔阳时,因为天灾战乱,民不聊生,便乘驻守重庆的元朝官吏内讧之机,率军三千、桨斗船50只,溯三峡而上,占领重庆,并逐步统辖了重庆及川、云、贵三省部分地区。此时,起义军中的陈友谅杀害了徐寿辉,自称汉帝,明玉珍闻知非常气愤,说:“汝能为帝,我不能耶?”遂以重庆为国都,建立了大夏国,年号天统。

大夏国朝廷设置六卿,现在国都重庆城内大梁子的长安寺,就是当时六卿管理朝政的地方,又分四川为八道,设州县官进行治理,明玉珍还广设学校开科取士,吸收知识阶层参与政权,改革税制,免除徭役,严禁掠夺,一时颇受百姓欢迎拥戴,社会也日趋繁荣稳定,颇有开国明君的气象。从南宋到元朝末年,四川盆地经历了各种灾难后并没有得到恢复,明玉珍执政后,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恢复过程。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是岁夏,始定赋税,十取其一,夫家无力役之征。”这极大的减轻了饱受元朝压迫的四川百姓的生活问题。

明玉珍对外战争,主要是对元朝、陈友谅的战争。元朝在云南军队打算进攻明玉珍,他便让人主动进攻,直接打到了昆明,针对陈友谅,他也采用主动出击,从汉中出陕西,进攻陈友谅。至于和朱元璋,明玉珍采用了合作的态度,相比与后来的张献忠,明玉珍在巴蜀基本上采用了休养生息、减少战争的执政方式,和后来张献忠的无入四川,拉锯式作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明玉珍带到巴蜀的军队也为明朝“湖广填四川”做了准备。

明玉珍去世之后,太子明升继承皇位,改元开熙,此后一直遵从父亲遗愿,固守四川重庆。朱元璋为了统一中国,开始了对各个农民军的收复剿杀行动,初时朱元璋派使臣前来劝降,明升没有同意,先礼后兵,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大夏国,夏军败溃。大军抵达重庆,大兵压境,明升出城投降,由明玉珍建立的大夏王朝,自此在历史上画下了句号。

明升降明后,朱元璋就将明玉珍之子明升,以及其母彭皇后等27人遣送到高丽,并告诉高丽国王这群人身份特殊,“不做官,不做民”,好好供着就行。于是,在明玉珍家族一行来到高丽后,高丽恭愍王把延安、白川两县作为贡物,供奉给明升一家,并将位于松都北部梨井里的兴国寺,提供给他们作为邸宅,配以奴婢。明氏一家在高丽定居后,明升与郡夫人坡平尹氏结婚,明氏一族从此开始在韩国扎下根来。

韩国历史记载,明升与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交情颇深,二人经常下围棋,明升之母彭氏在李成桂登基时,献上了一套自己亲手缝制的“龙袍”,使太祖李成桂感泣。另外,当时在中国流行的唐装和首饰也开始在朝鲜王朝普及,李成桂为表谢意,封明升为“华蜀君”,享受“忠勋世禄”,彭皇后去世后,安葬在朝鲜松都万寿山的肃陵,并建有祠宇。

明升在高丽落脚后,他四个儿子的后代便分散在朝鲜半岛24个地区。日本侵占朝鲜半岛时期,首次实施户籍制度,把明氏家族分成两大支系:一支系为“西蜀明氏”,另一支系为“延安明氏”。当时的“西蜀明氏”主要指的是本籍在中国四川、当时居住在朝鲜的明氏;“延安明氏”主要指的是以明氏二世祖明升繁衍生息地延安为籍贯的明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