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六十六章:统一之战(三)(1 / 2)

作品:《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于峰,大楚正统元年入伍,参加过五指峰之战、挺进长沙先登营、河北会战,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

正统五年加入君卫队,现为忠义校尉衔,一四三部裨将。”

第一拨参与攻城的任务被交到了这个名叫于峰的裨将身上。

所谓的一四三部,就是大楚第一军四卫三部。

“西进长沙的时候,你营便是先登营,现在本将军希望,你部也能做东进升州的先登部。”

于峰挺直了腰杆,大声应道。

“请大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领了命,于峰转身跑入军阵中,吼道。

“架盾,攻城!”

两千五百名士兵在于峰的率领下迈开脚步,向着坍塌的城墙豁口处发起冲锋,得益于城墙的破碎石坡,倒是省却了攻城器械的拖累。

豁口并不大,显然不足以两千五百人同时涌入,于峰只能先投入一个营。

“拿下一个桥头堡!”

麾下校尉一句话没说,攥着刀便带兵冲了上去。

豁口虽然有了,可同样宋军也在这里备下了一支大军,严阵以待。

升州的守城器械虽然不及东京那般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但像脚踏弩、连环弩等利器绝对充裕,面对冲锋而来的于峰部,宋军的应对极其犀利。

数十架弩车松开粗大的弓弦,足有成年人小臂粗的菱刺弩箭呼啸而出,楚军的盾墙根本不堪一击。

最当先的一排战士顷刻见宛如割麦子般倒下。

破除了盾墙,便到了连环弩发挥的机会。

所谓的连环弩不是诸葛连弩那种单兵武器,更贴切的说法应该叫连环弩车。

这个被记载进《天工开物》和《武经总要》中的战争器械是这一时期宋军的大杀器。

全车共有六个弩筒,内部是极其复杂的弩臂、机括系统,需要两名宋军用脚踏来操控才有足够力气带动内部的齿轮,以此上弦发射。

每次射出便是六支两寸粗细,一尺见长的弩箭,两百步内穿硬甲如破纸缟。

在这如雨幕般密不透风的连环弩箭下,攻城的楚军遭受到了巨大的阻击。

成片成片的倒下。

甲胄被轻而易举的射穿,锋利的箭矢直接贯穿背心、胸腹。

巨大的伤亡让于峰有些痛苦的闭上眼,这时身边的参将忍不住了,说道:“将军,兄弟们一时半会攻不进去,先撤下来吧,报告大将军,等用火雷子炸开更大的豁口后再冲。”

于峰转头,两眼通红。

“咱们是第一军,哪有一受挫就撤的道理,继续攻,一个营垮掉就再投入一个营。”

身后,一名军令官驰骋而来,向于峰传达了骆成武的军令。

“升州于我大楚而言至关重要,于统一大业至关重要,自攻城时,你部要从你开始冲锋在前,本将军不想听困难,更不想听伤亡,我只希望看到捷报!”

骆成武的死命令让于峰再无退路,眼瞅着战局仍然不顺,于峰怒极,拿掉自己脑袋上的头盔,举刀亲自上阵。

“军人当死于战阵,何须马革裹尸,兄弟们,随我冲!”

言罢便第一个迈出冲锋的脚步。

身后两名参将对视,俱都咬牙,紧随其后。

完全打乱了。

这功夫哪还有什么指挥官,冷兵器交战,拼的就是谁更勇,谁更不怕死。

裨将、参将带着十几名营级主官组成了冲阵的尖刀队,确实激励了军心士气,可并不意味着就能让楚军变成铁罗汉活金刚,宋军的箭雨还在宣泄,也还在无情的收割着生命。

“将军小心。”

一名参将冲锋之时不忘观望,眼瞅着一支弩箭射向于峰,当下用力一跃,侧着将后者撞到。

弩箭射穿了参将的胸甲,将其带飞,钉在了地上。

血,像是廉价的水一般汩汩流出。

于峰转头看了一眼,甚至没时间去感伤和呼喊,从地上打一个滚爬起来,继续向前冲。

“楚军都是疯子吗?”

负责这个缺口的宋军将领吞了一口唾沫,眼神中满是惊骇和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