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0章 四季花开(十四)(1 / 1)
作品:《谢清扬传》清晨,太阳躲起来了!玲珑起来时候看见大家都起来了。昨天虽然很累,但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吸收灵力。大家体力都恢复的挺好,甚至还感觉修为比昨天又有很大的提升。这小院有神井,修炼神地。能来这修炼都是不单单是机缘巧合!或许是天命所归!
“快来吃好吃的呀!”老远就听见小狸花欢快的声音!“别着急慢慢地!”又听见清扬的声音。“小狸花是个急性子呢!”这是金蟾的声音。
夭桃玲珑霜华着急的擦桌子,摆凳子。两只小喜鹊儿才扫完院子,又去拿碗筷!
小狸花金蟾清扬已经把吃的放桌子上了。胡辣汤 ,豆浆,豆腐脑,豆沫 ,大包子 ,油条,油馍头满满的一桌子。大家围在桌子边呼呼呼的吃了起来!
这样凉爽的天气,吃这样的美味早餐,真的痛快淋漓!大家稀里糊涂一顿忙活儿,吃饱了!美呀!好久没有吃的这么痛快啦!
小狸花一边拍着圆滚滚的肚皮,一边说,今天中午吃啥呀?惹得众人一顿大笑!小狸花呲着小白牙,咧嘴一笑!打个饱嗝!
玲珑霜华夭桃忙着收拾桌子!两只小喜鹊儿一蹦一跳的扫地。大家收拾好了!
清扬提议一起出去逛逛,这段时间大家都在院子里修炼。现在都有了很大提高。不过今天出去逛逛,顺便也可以巡查一下金水河沿岸的堤坝、河水水质以及沿途的风景。听了这个提议,大家都非常高兴,这可实在是个好主意呢!
清扬玲珑,霜华小狸花,夭桃金蟾,两只小喜鹊儿沿着河边小路一直往前走。
金水河,蜿蜿蜒蜒穿过整个城市,河道经过的都是城市繁华区。
清代诗人司星聚在《金水晴波》里这样描写了金水河渔歌唱晚岸柳含烟的如画景象:
管城环抱绕金河,潋滟晴光涌绿波。
两岸空明云影淡,满川摇动日华多。
苹洲晒网听渔唱,柳树飞桥有客过。
悟得沧浪清浊意,聊将一曲和高歌。
河岸边垂柳行行,绿意盎然!河里渔船往来,渔歌声声,渔船向东而行。大家一路西行。看见一艘,船停在岸边有说书人在船上讲书。清扬玲珑霜华小狸花夭桃金蟾两只喜鹊一起上了那就大船,听说书人说书。
只见说书人一拍惊堂木:各位听来!咱们现在在金水河上观光。咱就说一段金水河的故事:话咱们很早很早以前。咱的这个地界是郑国。诗经里有郑风,旖旎华丽!今天咱们说一说郑国有名的贤相子产的故事!他一心为民,做了很多对老百姓好的事儿。
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实质为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的井田制逐渐遭到破坏,私有土地出现。贵族不仅占用公田,也将手伸向普通百姓的私田。面对这种情况,子产整顿田制,重新划分田界,使普通百姓也有地可耕,有田可种,才有饭可吃。要不然,土地完全集中在当时贵族手里,那可是了不得的。国家的稳固离不开老百姓的人心所向!
公元前536年,贤相子产“铸刑于鼎”,即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这是一件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儿!
在这之前人们行事,依照周礼,“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从贤相子产“铸刑于鼎”后,任何人行事都有法可依。而这,也是我国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不论在法制史上还是在社会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还有子产的“不毁乡校”。在过去,乡校不仅有教育的作用,还是学子们议政的场所。一个国家学子是文化种子,以后从政是国之中流砥柱。广开言路对国家的兴旺发达很有益处。但是当时郑国有大夫听到学子们议论,感到很不爽,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就建议子产关闭乡校。子产却认为,学子的议论是对政策的监督,是一面镜子,可以防微杜渐;若关闭乡校,容易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一旦爆发,将如洪水无法阻挡。乡校如此才得以保留。保留乡校也是在保留文化种子。
话说郑国最初也是非同凡响的,是西周末至战国初重要诸侯国之一,姬姓,伯爵,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弟王子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凤翔一带,后迁到今陕西省华县一带,周平王东迁时的郑国已经迁至河南新郑一带。桓公三十六年(前771年),犬戎杀死周幽王和郑桓公,桓公之子武公即位,继位的郑武公攻灭郐和东虢国,建立了实际独立的郑国,定首都为新郑。咱们说的贤相子产那时候就是在新郑定都。
那时候的郑县城东濒溱水,南临颍淮,西靠隗山,北靠黄河,位于中原腹地,依山傍水,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适合居住,利于农业生产,战略位置方面可攻可守。不仅处于郑国之中,而且距当时的“天下之中”洛邑不远,水陆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为往来必经之地。咱们的金水河就是主要航道之一。商贾云集。富庶之地!水路运输发达。有了咱们金水河,不单单是水上运输,也有利于灌溉!所以咱们要保护这条养育大家的河。这几天一直传说有四位神仙在下大暴雨的时候帮助咱们清理河道的淤泥,还有咱们的乡亲也是不顾大雨疏通河道,保卫咱们的家园,咱们一定要爱护金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