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卷 第十九章 杀人与反杀(1 / 2)
作品:《我当片警那些年一少年篇》1995年7月,大盘县陶家沟,本村居民陶三春因为喝夜酒,无意间醉倒在一处废弃机井处。第二天清晨,陶三春和另外两个村民,发现机井中倒插着一个没有穿衣服,并且已经高度腐烂的裸尸。
从发现尸体,排查附近地点失踪人口共计四十三名,将嫌犯锁定马有财,揪出林文斌,再到确认韩大山、韩小川二人为重大嫌疑人,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天。
在这三十天里,此案可谓跌宕起伏,迷雾重重。每一次发现线索,掀开迷雾,我们以为就快要看到光明的时候,门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关上,也不知道这一次,是否能够让我们如愿以偿,找到真相!
商丘市公安部门收到请求后,经过调查,将嫌犯相关信息传真回大盘县。这些资料包括了嫌犯近照、身份证、档案等等,除此以外,还调查到他们的行踪情况。今年1月初,二人买了两张长途汽车票前往蓉城,至今下落不明。
看来韩大山、韩小川在大盘县作案之后,并没有潜逃回老家。以大盘县为起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只是不知道他们往那个方向逃窜隐匿,又或是,如今躲藏在哪个不知名的乡村山林中。遇到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方法是发布通缉令,追捕在逃嫌犯。
黄叔打了报告申请,很快,市公安局发布了通缉令,通缉韩大山、韩小川二人,张贴出二人近照,对发现线索的举报人,缉捕有功的单位或个人每人给予人民币200元奖励。
这一次,我们总算是交上了好运,没过多久,就接到土桥镇一位热心群众打来的举报电话。电话里说,三个月前巴山茶厂招聘工人,来了一名外地人,身上证件、钱财、衣物、都被车匪路霸抢走了,没钱返乡。大伙同情他的遭遇,将他留在茶厂帮工。
土桥镇靠近巴岳山南麓,巴岳山则位于渝城大足、铜梁、永川三区交界处,隶属永川地界。离开大盘地界往东行,不过百里之遥,便是群峰峻秀,层峦叠嶂的巴岳山。此处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还是我国最早的贡茶——水南茶产地,巴岳山茶早在明朝永乐年间便被定为蜀王贡茶。茶厂依山势而建,在山中林莽间错落有致,袅袅炊烟升腾,隐约可见其轮廓概貌。
说完了茶厂历史,顺便再提一嘴关于车匪路霸的往事。
九零年代是长途运输兴起的年代,这个时候开始出现成规模的货车运输,特别是私人运输队的兴起,让中长途货运司机成了高收入人群,这群人自然也成了被抢劫的热门对象。
货运兴起同时,针对货车司机的抢劫也爆炸式增长。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名言:走过三江六码头,难过XXXX州、火车好坐,XX难过。
那时候火车经过某些站点时,乘务员都会紧张地广播:“各位旅客同志请注意,XXX站到了,马上会聚集大量犯罪分子,请各位看管好自己随身物品,不要随便下车。”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这种情况持续到本世纪初,经过国家大力整治之后,才逐渐变得销声匿迹。那时候,时不时就会从电视、报纸、收音广播中看到、听到各种报道。
后来,我们又从黄叔和我爸口中,陆陆续续,听说过许多故事,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此处略过不表,让我们继续回到本案这通举报电话当中。
来茶厂帮工这名外地人,不会说川话,操着一口山东口音蹩脚普通话,人非常老实,少言寡语,也不惹事,也不爱跟人打交道,一味肯干活,大家也多信任他。
直到打电话这位热心群众去镇上办事,无意中看到通缉令上的照片。他越看越觉得,照片上嫌犯韩小川,跟茶园新收工人长得非常挂相,尤其是右眼角下方,有一颗泪痣,无论大小、形状、还是位置,都一模一样。
这位热心群众思考了半天,觉得茶厂新来那名帮工,外貌口音特征都实在太符合通缉令上的描述,于是打通了举报电话。
接到举报电话之后,黄叔立刻跟渝城公安部门进行了电话联系。严格来说,蓉城跟渝城属于两个不同行政区划,需要渝城公安部门予以逮捕嫌犯后,再移交至立案地公安机关。
商量完以后,因为巴岳山距离两地都挺近,大家决定协同合作,将嫌疑人抓捕后,由黄叔他们带队将嫌疑人押送回大盘县。
这种情况下,我跟小胖自然是不便掺合进来。我俩眼巴巴地目送黄叔一干人等离开,他们乘车前往巴岳山,缉拿嫌疑犯韩小川。
车已远去,冒出地烟气都已经消散了,小胖还在眼巴巴地看着,动也未动。
“我们要不要买张去巴岳山的车票,偷偷地跟过去?”小胖转过头问我。
“你可别犯傻,你爸他们可是坐的专车,并且人人都佩戴了武器。且不说,有没有直达到土桥镇的大巴车,就算是有,等我们买完票,到时间坐上车,再到了地方。这么算下来,估计他们也都早完事了,都坐车回来了。
更何况,咱们刚刚讲的那是直线距离,坐大巴过去还指不定什么时候到呢!
还有啊,你别不长记性,没听到他们刚才说起车匪路霸的事情么!我们两个,还是算了吧!”
“哎呀!你说这事整得!让人干着急,一点办法都没有!也不知道高速公路啥时候修好,修好了,到渝城就快了!”
那个时候,我俩谁都没想到,小胖口中那条高速公路在半个月后,即将通车。正是有了这些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大量兴建的高速公路路网,才使得“拦车断路”这种作案方式,失去了作案空间,也为后面全力整治车匪路霸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