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1章 感恩圣上(2 / 2)

作品:《朕,崇祯挽救大明

观后世史册,崇祯一朝,北地连年灾荒,掘渠凿井之策,实乃远见卓识。乃至崇祯帝已预设碑铭:

‘饮水思源,井畔铭记崇祯恩’,其智其仁,可见一斑,真乃妙笔生花!

初,崇祯帝以免税之策抚民,继之以田亩分赐,开仓济困,并大兴水利,深信民心向背,非贼寇所能轻易蛊惑。

然,帝心犹存疑虑,念及土地兼并之沉疴,往昔朝廷赐田于民,而民困时往往贱售于豪绅之手,未来此景是否会再度上演?

“此番山陕之行,朕命孙传庭严查抄没之地,尽数授之于民,然地权归于朝廷,民仅享耕作之便,此策关乎国本,杨卿务必铭记于心。”

崇祯帝言辞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

剥夺交易之权,犹如断士绅兼并之根,此计之妙,恰似后世家庭联产承包之雏形,令崇祯暗自赞叹:“九年寒窗,史鉴不诬吾也!”

杨嗣昌闻言,面露困惑:“陛下之意,莫非土地仅为百姓暂借?

若此,赋税何依?”实乃新制超前,令人难以即刻领悟。

崇祯帝笑而释之:“税赋之事,自当筹谋,然当务之急,乃稳固民心。

北地旱魃肆虐,收成堪忧,朕意先以民心为基,余者缓图。”

"朕已审阅孙传庭呈上的士绅抄没名录,另有三晋豪强,疑似潜藏通敌叛国之虞,着你即刻彻查,勿使一奸漏网。

晋地商贾,昔日虽为满清立下赫赫战功,然其劣迹斑斑,富可敌国之余,更兼恶行累累,朕岂能容此等蛀虫逍遥法外?"

杨嗣昌闻言,神色凝重,应声如洪钟:

"遵旨,臣即刻启程,赴山陕之地,誓不辱命。"

温体仁眉宇间闪过一丝微妙,心中暗忖,孙传庭之雷霆手段,背后必有圣上隐晦助力。

陛下仅凭一纸名录,便能洞悉奸佞,其智谋深远,令人敬畏。

目睹圣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温体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大明有君如此,国运岂能不昌?

"再言一事,关乎洪爱卿。卿曾任三边总督,对蒙古诸部当如数家珍。"崇祯皇帝语带深意。

洪承畴轻抚长髯,嘴角勾起一抹轻蔑:

"北地蛮夷,粗鲁无文,虽频频侵扰,无非饥寒所迫。

去岁,老夫已与之交锋五度,未尝一败。"

"至于林丹汗,其今安在?势力几何?"

崇祯追问,语气中透露出对边疆局势的深切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