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章 第三节 独行(1 / 1)
作品:《断头刀》话说,这轻功乃是外三门的功法,一向鲜有人见。若想练好此功,须先习练内家功法,懂得丹田自然、气归于海、上接下连、周身松活的诀窍;然而光将内功练到了家,外家功夫不过关也是不行的,习练者仍要腰腿灵活,弹力惊人,且更需天赋异禀,要有惊人的纵跳能力才行。民间始终流传着很多关于轻功的传说,百姓们将那些善于高来高去的武林高手渲染得如同天神相仿;然而在现实之中,即便能力超绝的一流高手,也要受限于人的极限而须有借力的物件儿才行。也许是一根矮木桩,也许是砖头、石块,至于武侠小说中所提到的瓦片之类,是断然不可作为借力之物的。那是因为于纵起之时,要意贯足尖,意到则力必到,一瞬间似有千钧之力,一片薄薄的瓦片焉能承受呢?而书中惯于描写的蹿房越脊、滚脊爬坡之类,多是发生在官宦人家的深宅大院,那里都是极厚实的官瓦,又重重叠叠的罗列密实,中间又有胶泥填塞,端的是坚硬无比;而能成为飞贼者,必是武功卓绝,他们用力均匀、柔和,不会轻易蹬踹,故而才有了如此华丽的段子。其实现实中飞贼到了屋顶之上是极少纵跳的,往往都是为了躲避家丁,暂时隐藏而已;倘或不慎在屋顶之上露了行藏,需纵跳之际,也要从屋脊起跳,否则力道过大,可能直接踏破屋顶,漏入了室内。
王府之外广种花卉,四周都是松软土地,倘或要借着此类地面起跳,会比登天还难;只有正门两边筑有石板,却有绿营兵昼夜把守,任何人都是不能靠前的。由此推测,倘或飞贼夜探王府,必要在围墙之外预先埋下石块或埋上木桩用以借力,只要能提前发现这类物件儿,便不难推测飞贼进府的方位,以及作案的大致日期,如此一来便可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
白爷既已吩咐了麻三儿小心巡视,一面又叫他到集市之上买来炉灰与碎稻草备用,麻三儿虽不解其意,但他向来对白爷的话言听计从,便到集市上尽意挑选,买了整整两大箩筐,藏在屋内。
转眼间府中已到了给老福晋做法事的日子了,一众喇嘛僧人于清晨便齐集府内,他们排列有方,在院中分排坐定,又有僧人吹响长号,其声悠远苍凉,听者无不心静。然而为什么满清王朝上至皇帝,下至公卿,都要信奉喇嘛教呢?这个还要从满清的前身——后金说起。话说对于后金时期的满族政权而言,最大的威胁并非来自大明王朝,而是来自勇猛剽悍的蒙古各部。这其中以察哈尔部及喀尔喀部最为野蛮,时常带兵侵扰后金边境,掳掠妇女,抢夺牲畜,无恶不作。
蒙金双方皆善于骑射,却以蒙古人更胜一筹,他们骤马疾驰,往来如风,聚散由心,飘乎不定,想要仅仅依靠军事手段将其降服,实难达成。不得已,后金领袖努尔哈赤将目光转向了宗教,他发现喇嘛教遍布蒙藏及青海一带,且教义向善,经深思熟虑后,便决定利用喇嘛教统一蒙藏各部,将之拉拢到己方的阵营当中,为己所用。于是在满清入关以前,清王朝便大力推行这一宗教政策,至雍正、乾隆年间已达鼎盛。此举使得蒙藏各部归附了清王朝的统治,并间接助力平定了蒙藏各部与青海间的军事摩擦及叛乱,大大稳定了后方局势,还使得广袤富饶的蒙古草原成为八旗兵勇的大后方,为清王朝能军事统一中原起了决定性作用。因而在这一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满清王朝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民众,无不笃信喇嘛教,倘有宗教活动,则必以喇嘛当先,这已是不成文的规定了。
当天,待法号吹毕,诵经之声便响彻空际,其声庄严肃穆,却又与中原不同,形制上颇显热闹,引得一众下人和苏拉都纷纷跑来看热闹。同时,府中将一向吝惜的饽饽也敞开了供应,大家伙儿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更有那偷偷往怀中藏的,往衣袖里装的,把个老福晋的大祭之日悄然变成了下人们难得的好日子了。
麻三儿却没有机会去凑这个热闹,他也不是不想去,谁会对满桌儿的炸糕、麻花、酸奶子、奶乌它、大小光头、酥合子、橙沙馅饽饽还有奶油拉拉不眼馋呢?但他是真的不能去,因为七爷早有交待,令他去府外巡视,不许有丝毫懈怠。不过白七爷也知他是孩子心性,便给了他一两银子,叫他在外面随意买东西吃,只是不准回府。麻三儿虽然心中不愿,却是不敢得罪七爷,只好揣了银子,只身到府外巡查。
他今日起的颇早,刚出来之时,天才麻麻亮。他便在出早的地摊儿上喝了一碗馄饨,又吃了两个红糖白面儿烧饼,顿觉清醒了不少。他巡查了整一个时辰,天色已然大亮,法事之声也以传来,他却没发现任何异常。他耳听着整齐的诵经声,又想象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心中就越发的别扭起来,他一面埋冤七爷是老糊涂了,一面又发起邪火来。趁着四下无人,他便有意将土块与石子胡乱踢起,借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忽而又起了小孩子的心性,见土中隆起一个包块,便飞起一脚,用力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