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三十七章:诸藩改封之各有所谋(1 / 2)

作品:《重生朱棣之子

,重生朱棣之子

散朝后。

朱棣前往文渊阁,召集方孝儒、解缙、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等七人,开始了长达三个时辰的会议。

为了提高议事的效率,他命令宦官准备了八份膳食,陪着七位内阁顾问在文渊阁用了午膳。

众顾问深感朱棣之用心,午膳过后皆抖擞精神,一边翻阅《皇明祖训》等大明典章之制,一边旁征博引,对诸藩改封建言献策。

至于太子朱高煦,同样也是找人商议诸藩改封可能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议论解决的办法或思路。

与朱棣不同,他没有寻找麾下幕僚谋臣,而是出人意料的出宫前往金陵常科书院。

朱高煦召集如于彦昭、王骥、胡濙、周忱、曾棨等十几名优异学子,于书院正心殿后殿议事。

在正心殿后殿的讲台背后,有一面巨大的黑板。

此时,黑板上从右往左,依次竖着写了“封国在何处”、“封国疆域大小”、“藩王权力”、“藩王职责”、“如何管理藩王”、“承袭王爵之制”等十几个议题。

朱高煦单独坐在第一排右侧座位上,听着讲台上王骥的发言。

赵俊臣、韦贤等人守在殿外,康平则侍立在朱高煦边上靠墙的地方。

于彦昭与其他十几名学子依次坐在第二排、第三批、第四排的座位上。

按照朱高煦的要求,众学子都要依次发言,提供建议。

其中率先发言的于彦昭,还要负责记录本次会议上朱高煦认为有可取之处的各种建言,形成会议纪要。

由于议题太多,且牵扯甚广,众学子依次发言讨论到午时的时候,会议依然没有结束。

朱高煦为示殊荣,特地与众学子在这后殿之中,端着书院食堂供应的食盒用了午膳。

虽然他吃的东西与众学子相同,但是为了人身安全,他依然点头同意了康平的试毒之举。

这次朱高煦主持的会议,与朱棣在文渊阁召开的内阁会议一样,历时三个时辰,直到申时一刻才勉强结束。

众学子议论的结果,基本上没有超出朱高煦的预料,他们对待诸藩在海外建立的藩国,大体上是参照宗周之分封制来提供的建言。

诸王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权管理封国内的居民,有权将其封地以及居民再分封给其亲族。

犹如独立王国的统治者,可以不经过大明皇帝同意而施行与朝廷不一样的税制、兵制等各种体制。

但是,为了维护朝廷的统治与地位,防止诸王坐大,诸王必须服从大明皇帝的命令,不得丢弃其封国土地,要随从朝廷作战,定期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同时,诸王在其封国内,必须要实行再次分封的制度。

即诸王把土地分封给其诸子或有军功之臣,这两类人依周礼定名为卿大夫,卿大夫再将土地分赐给其诸子或有军功之人,这两类人依周礼定名为士。

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众学子一致认为,为了防止诸王藩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情况,朝廷应该制定律令禁止大明藩国之间相互发动战争。

若有藩国不听朝廷禁令,私自发兵攻打另一藩国,大明皇帝有权派兵前去阻止这类事件发生,并依据有关律令,将私自发兵的藩国之主贬为庶民。

朱高煦身为穿越者,当然知道照搬宗周封建制的弊端与漏洞。

别的不说,仅是否给予藩国铸币权这一条,就是一个看似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却关系着大明财政,乃至大明生死存亡的重大决策。

朱高煦之所以出宫来书院,找于彦昭等学子商议,并非是为了寻找解决诸藩改封问题的策略。

此事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这样,可他的真正意图,乃是为了摸清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对重启分封的认识。

因此朱高煦对于众学子提供的合理建言都让于彦昭进行了记录,却没有当场发表赞成或反对的言论。

于彦昭等学子的观点,基本上代表了此时大明境内绝大多数读书人的看法。

朱高煦不能说众学子提出的观点是错的,因为学子们毕竟不是穿越者,自有其历史局限性。

当然,于彦昭等人还是提供了一些比较有见地的建议,比如要求诸藩国必须说汉话、用汉字,遵守大明律令,以及汉家礼仪习俗,不得悖典忘祖。

众学子皆认为秦始皇好不容易统一起来的东西,不能因为大明的重启分封,而让华夏文化四分五裂,回归混乱。

对于太祖高皇帝规定大明宗室子弟不得参合四民之业的旧制,于彦昭等人却发生了分歧。

以胡濙为代表的“大气派”认为,既然太祖高皇帝决定把诸王改封海外,那么这旧制自然也就作废了。

毕竟,海外藩国实不实行这旧制,朝廷即便派御史出海去实地监察,且御史没有遇到或避开海上风浪顺利抵达藩国,那么如何确保他到地方后看见的情况为真?

朝廷想要像管理直隶府县一样管理海外藩国,实在是鞭长莫及。

与其劳心劳力而做无用功,不如放开手,让诸藩国大胆施为。

以于彦昭为代表的“保守派”则认为,太祖高皇帝制定宗室子弟不得参合四民之业的出发点,乃是为了维护宗室的体面。

同样也有杜绝宗室子弟参与军、政,从而左右社稷的情况出现。

海外藩王乃是太祖子孙,遵守太祖定下的规矩,本就是天经地义,若敢违背,那就是悖典忘祖,大逆不道。

胡濙等人对此观点进行反驳,他们拿“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典故来说就藩海外的大明藩王。

太祖虽效法宗周之封建,但不没有说要照搬世卿世禄,而禁绝底层百姓上升的机会。

故而,他们认为,旧制给诸王定下的岁俸要更改,低阶宗室的岁俸也要变,甚至取消。

低阶宗室除了挂了一个宗室子弟之名,从拥有的权利方面来说,已与普通的大明百姓没有区别,甚至还不如普通百姓。

因为普通百姓可以经商贸易,还可以读书考科举做官,而按照旧制,低阶宗室哪怕饿死也不得从事四民之业。

对于低阶宗室而言,在旧制规定下,他们简直丧失了身为大明子民的基本权利。

于彦昭等人虽然觉得胡濙等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依然坚持原本的意见。

朱高煦没有拉架的意思,也没有阻止双方的争辩,而是听了双方小半个时辰的辩论之后,便宣布会议结束,接着就打道回宫了。

而在这一天,参加今日早朝的文武大臣,在正常退班后,不断的有人私下聚在一起,商议诸藩改封一事。

户部尚书郁新与工部尚书孙显忙着带领户部、工部官员给郑和筹备物资与建造海船,因此没有在退班后,就立即聚集起来商议。

他们俩退班后分别前往户部银行、龙江船厂,一个跟踪国债发行的情况,一个视察海船的建造进度。

直到入夜后,两人才召集辖下堂部官员,在工部尚书孙显家里商议诸藩改封一事需要考虑的问题。

他们商议到大半夜,讨论出了七条诸王改封海外建国之后,针对宗室子弟的比较务实的建言。

第一,取消海外宗室不同于平民、臣僚乃至勋戚的特权,使得“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在是一句空话。

第二,依旧制,只要是宗室成员,可以授予爵位,但除了亲王、郡王爵由嫡长子世袭罔替之外,亲王与郡王的旁支或庶出子弟必须降级袭爵,五世之后,直接取消宗室身份,而成为庶民。

第三,设立宗学,年满六岁且未至十四岁的亲王、亲王世子、郡王、郡王长子,要在京师宗学就读,并让宗室子弟进学修身,准许参加科举,以挑选出有用人才为朝廷所用。

第四,严保勘、革冗职,杜绝冒封、滥封宗室爵位,将无所事事,只能尸位素餐,以至于穷困不堪的宗室远支革为庶民,让他们自食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