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二十二章南鲁之争(终上)(2 / 2)

作品:《三国之挣扎求活

“敬宗先生久居边陲,可知朝中之事?”

“微臣略有耳闻,可是那鲁藩之事?”

“不错,孤与四郎原本兄弟和睦,怎奈小人作祟,四郎一心夺嫡,是以孤寝食难安。前些日子长公主又进谗言,说孤与张扬武密议,致使母亲为父皇斥责,至今尚卧病在榻。今日孤想入宫看望母亲,父皇也不允许,孤心中苦闷难当。先生,如此境地,孤该如何应对?”

陆胤劝道:“太子殿下,陛下既然立您为储君,定是深思熟虑,期望您将来中兴大吴。且殿下仁厚宽明,大吴上下众望所归。切莫忧虑过甚,伤了御体,将来如何处理国事?”

“先生有所不知,孤之所以能成为储君,乃是兄长遗言力荐所致。父皇素喜四郎,早有换储之意。只是顾虑朝中大臣不允,故此才迟迟不愿四郎就藩。”

陆胤愤然道:“自古以来,天家立长不立贤。太子无错,怎能任意更换?陛下英雄盖世,岂不闻袁本初、刘景升前车之鉴乎?”

袁绍袁本初,刘表刘景升,都是汉末三国时期一时英雄,就是因为立储之事导致内部生乱,才被曹操所灭。

当年曹操要立魏王世子,原本他中意三儿子曹植,就是贾诩提了提袁本初、刘景升之事,曹操才哈哈大笑,下定决心立二儿子曹丕。也使得曹魏能够稳定内部,力压吴蜀两国。

陆胤提出这个典故,也是朝中忠贞之臣的共识,当然更是他叔父陆逊的想法,所以才一再上书要求孙权不要换储,将鲁王孙霸外迁夏口就藩。

正在这时,一个内侍匆匆进来,在孙和耳边说了几句,便急忙离去。

孙和听了脸色大变,一把拉住陆胤的袖子,急声道:“孤危矣,先生救我!”

陆胤扶住孙和问道:“太子何事惊慌?”

“适才父皇私召杨竺进宫,问其嫡嗣之事,竺言鲁王天资聪颖,有文武英才,应为嫡嗣。父皇竟然点头称是。幸得内侍令魏忠向来与孤为善,着人通报与我。看来孤时日无多,命不久矣。”

孙和浑身颤抖,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显然这个消息令他备受打击,恐惧不已。

陆胤闻言也惊的目瞪口呆,不敢相信孙权竟然真的有换储之意,甚至还私自召见杨竺,问其换储的意见。

杨竺,字绍季,徐州广陵人,年少时就已成名,虽然只是担任郎中之职,但他是东吴大名士,在朝中结交甚广。而且他还时常出入鲁王府邸,被延为宾客,与好友品评人物时,常为鲁王孙霸扬名。

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铁杆鲁王党,竟然被皇帝孙权私召入宫,询问储君归属,傻子都知道皇帝的想法了。这怎么能不让陆胤目瞪口呆,大惊失色。

良久,陆胤一咬牙,对孙和道:“如今之计,只有微臣即刻前往武昌,请丞相入京阻止陛下换储。唉,叔父要是晚些时日离京就好了,有他在京,定能劝陛下莫要做出有伤国本之事。”

孙和左思右想,没有其他办法。如今朝中众臣当中,能左右皇帝孙权决策的大臣大多已经故去。诸葛瑾已经是硕果仅存的老臣了,可他虽然支持自己,但此人一向不敢违逆孙权,一旦孙权有了决策,他肯定闭口不言。

只有丞相陆逊,或许还能跟皇帝孙权对上几句,于是下拜道:“孤的身家性命就拜托先生了。”

陆胤重重的还了个礼,千言万语只汇聚成一句:“殿下放心,臣去了。”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