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重建秩序(1 / 1)
作品:《快穿皇后不做炮灰》随着真相大白于天下,曾经笼罩在朝堂之上的阴霾开始渐渐散去。皇后站在这权力与责任的中心,深知自己肩头的担子沉重,但她目光坚定,决意要重建朝廷秩序。
朝堂之上,许多官员曾在之前的混乱局势中或随波逐流,或为虎作伥。皇后下令进行吏治的全面整顿。她首先召集了朝中几位德高望重且清正廉洁的大臣,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审查小组,负责彻查各级官员的政绩、品行。
那些曾经贪污腐败、结党营私的官员开始惶惶不可终日。皇后深知,要想让朝廷焕发出新的生机,必须将这些毒瘤连根拔起。但她也明白,大换血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动荡,于是她在处理这些官员时,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手段。对于那些罪行较轻,且有悔过之意的官员,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责令他们将贪污的财物尽数归还,降职留用,以观后效;而对于那些罪大恶极、怙恶不悛的官员,则毫不留情地将他们罢官免职,抄没家产,其中一部分充入国库,另一部分则用来救济那些因之前的混乱而受苦的百姓。
在选拔贤能方面,皇后打破了门第的限制。她不再只看重官员的出身,而是更关注才能和品德。她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贴告示,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治国安邦之才,皆可前来应考。一时间,无数怀揣着梦想和才华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
民间的有才之士得到了机会,开始在朝堂上崭露头角。有一位出身贫寒的书生,自幼饱读诗书,精通兵法谋略。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在殿试之上,面对皇后和众大臣的提问,对答如流,提出的治国之策更是切中时弊。皇后对他大为赞赏,当即封他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还有一位从商人家族走出的女子,她虽为女子,却对算数、经济有着非凡的见解。皇后力排众议,让她入朝为官,主管国家的财政收支和商业发展规划。
随着这些贤能之人的加入,朝堂上的风气为之一新。官员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懒散懈怠,而是积极地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各地的政令也得到了有效的推行,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安稳下来。
在地方治理上,皇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她重新划分了郡县的管辖范围,让权力分配更加合理。同时,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定期派遣钦差大臣到各地巡查,确保地方官员能够清正廉洁地为百姓服务。
在农业方面,皇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对于新开垦的土地,给予一定期限的免税政策。她还下令兴修水利工程,组织百姓疏通河道、修建堤坝。许多曾经因为水患而荒芜的土地,在水利工程完工后,变成了肥沃的良田。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百姓们不再为温饱问题发愁。
商业也在皇后的扶持下蓬勃发展。她降低了商业税,鼓励商人进行长途贸易。各地的特色商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城市变得更加繁华。一些边境城市,由于贸易的繁荣,成为了各国商人云集的地方,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在军事上,皇后加强了边防建设。她深知国家的安定离不开强大的军事力量。她下令招募新兵,提高军饷,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同时,邀请着名的军事将领训练士兵,更新武器装备。在边境地区,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使得外敌不敢轻易入侵。
在皇后的努力下,这个国家逐渐恢复了生机。曾经摇摇欲坠的王朝,如今又重新焕发出了耀眼的光芒。百姓们对皇后感恩戴德,她的名字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传颂在每一个角落。而皇后知道,这一切只是开始,她还有更远的路要走,要让这个国家成为真正的盛世强国。
然而,国家的繁荣也引来了他国的嫉妒与觊觎。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个强大的游牧部落,他们听闻这个国家在皇后的治理下日益昌盛,担心其势力不断扩张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于是,这个游牧部落的首领集结了大量的骑兵,开始频繁地在边境挑衅。
边境的战火一触即发,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朝堂之上,顿时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一些大臣主张立刻出兵反击,以显示国家的威严;而另一些大臣则担心战争会破坏刚刚得来的繁荣,建议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争端。
皇后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她深知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但也不能任由他国侵犯国土而示弱。于是,她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遣了一位能言善辩且熟知外交礼仪的大臣前往游牧部落进行谈判,带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精美的丝绸等礼物,表达了希望和平共处的意愿;另一方面,命令边防军队加强戒备,不可有丝毫松懈。
前往谈判的大臣在游牧部落的营帐中据理力争,向他们阐述了战争的危害以及和平贸易带来的好处。然而,游牧部落的首领自恃兵强马壮,并没有被轻易打动,虽然收下了礼物,但却并没有明确表态停止边境的挑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