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八十二章 邮局(2 / 2)
作品:《大明世祖》第四,则对于州县市镇百货并集之地,设立分司,渐渐取消包税,同时取消对于零散小贩的商税。
加强权力,惠民地方。
像是普通的农家百姓兜售一些鸡蛋等小事,就免收商税,从而减轻剥削,惠利平民。
第五,不再进行十抽一等模糊之策,而是对于各色商品进行明码标价。
如,昂贵的绸缎十抽一,基本上都是按照市价来,而这其中就有了操作的可能,或高或低就是其差价。
而如今商税司则制定标准,每匹绸缎抽税五十文,不按市价来。
……
林林总总,长篇累牍,早就超过了五百字的限定,达到了三千字的规模,皇帝看得津津有味。
在其中,甚至规定了府、省抽税的金额大小。
如跨府则征收十文,跨省则是二十文,某些关卡又跨省,又跨府,则依旧有详细的交代。
其中的麻烦事,读之就让人头疼。
连同杜绝各省卡局严杜透漏之法,商税隐匿虚报、各省侵冒、各省历年抽收商课勒限奏报等,都有涉及。
以自己的观点看来,运作的过程中或许可能出现的、现在很难列在章程中的漏洞可供填充,这已经极其全备了。
可见财部上下对此是认真的。
待他看向票拟,只见内阁很干脆点了同意,但却要求财部增员进行名额限制,避免冗官。
很显然,这些年的政治改革,效果倒是不提,但增加的官吏人数却是越来越多,财政的压力自然就大了。
如今虽然负担得住,但长此以往可不得了,都为后世着想。
看罢后,皇帝意犹未尽,他拈起了笔,在留白处写道:“已览。商课本为增加国课之良法,财部所议填补章程甚妥。
奏准施行之下,当通行各省,遵行不悖。
地方若有因故延误、敷衍、搪塞,并捏造借口,于章程所列条款阳奉阴违者,各省即予革退,并治应得之罪外,各省督抚应当尽心效力,若是不效,也应追责。”
“另外,朕觉得,各地税卡之中,陆地尚可管之,水面又将如何?须详细填补,以免遗漏。”
除此以外,朱谊汐还觉得,应该像随军学堂那样,设置专门的培训,教导其进行换算。
要知道,虽然许多人都会认字,但如果让他们学算术的话,则是根本与牛弹琴。
数学不会,是真的不会。
所以,如果想要保证财部,就必须培养大量的税吏。
同时,机构人数增加,虽然也就让贪污腐败滋生,设立监督机构,内外监督一起,可以有效的预防,从而让大明的财政进行高效运转。